第945页

“为政者,只有将自己民族之利益至于一切之上,彼国之民才可比他国之民尊贵,才有自己独立之性,而不用通过攀附强者来满足自尊。”

朱由校背着手一边走在榴花绽放的宫墙下,对已鬓发皆白的张嫣说道。

张嫣挽着他胳膊,皱纹难掩的脸淡淡一笑,道:“陛下和臣妾说这些做什么?”

“朕这是在今早看到东厂在对外教化学院所报的事后,再加上想到这数十年来的风云变幻,有此感悟,而随口说起了而已,你就听不得?”

“真觉得这只是皇帝和大臣们的事?你们啊,不能祖宗一句后宫不得干政,就真觉得家国与自己无关!民族盛或衰,每个人都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朱由校回道。

张嫣因此莞尔一笑道:“陛下说的是!历朝君王是眼里有天下,却只治着一国!您是眼里只有一族,却治着整个天下!您是巴不得汉人都把自己当成这个国家的君,担负一族之兴亡责任来!”

朱由校瞅了张嫣一眼,突然道:“你算是没白陪朕到现在!朕的心思,唯你知道罢了。”

张嫣朱唇微咧。

而朱由校则因此瞅见了张嫣的满头银丝,不由得再次想到自己也已是年老之人。

他知道有一句话说的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他这个皇帝一直没有驾崩对于很多人而言的确不是件好事。

但是朱由校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养生得法,且改变了大明必在这个时期灭亡的历史命运,连带着自己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到了寿命已堪比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地步。

不过,朱由校现在庆幸的是,因为大明眼下还在处于对外扩张期。

整个帝国所有阶层的人,基本上,都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在外争夺利益方面,而没有太在意内部权力的争夺。

所以,大部分人对朱由校一直还是大明皇帝的情况,并没有感到不可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