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页

温体仁回道。

“有理!不过,凡已被我大明统一之区域,一旦发现该地石油蕴藏丰富,都因尽快向该地迁移汉民,以设立工厂的方式迁移汉民,使当地彻底变成汉家之地!按照元辅的建言,就要继续往哈萨、乌拉尔一带移民,在那里要陆续建立起更大规模的工厂来,资金不够的话,就向全社会募资。”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

这时候,张同敞则跟着说道:“眼下一是增加石油产量和储量,二是尽快在刚刚吞并的欧洲建立起统治基础,为接下来彻底统一亚欧大陆以及美洲、非洲做准备;

因而,以臣之见,得继续打破汉人安土重迁的观念,动员更多的汉人走出去才行,朝廷得在青年俊才外派与教育方面下投入更多才行;

故而,陛下,您看,是否廷议一下,商讨把本土的免费平民教育的年限再提高一些,提高到九年,且直接照外派官员的方向培养,一毕业就考试,考试合格后,就直接外派为官!”

“那科举之制得继续改革!”

“臣建议,为了汉家长远之利益,不必太考虑士子个人意愿,而当以国家之需要为原则,安排士子去各地为官;”

“以前是士子太多,而对外的疆域还不甚辽阔,所以,对士子的需求量不是特别多,当时的情况也依旧是官少士子多,自然可以优先考虑愿意去海外为官的士子去海外;”

“但现在不一样,是海外缺人去做的官位太多!诺大个欧洲,西夷贵族被一扫而空后,需要增设很多官位,从上到下,都得换成是我们汉人士子去做官!”

“所以,不能再凭自愿了,只要参加乡试获得举人身份,经各大学堂学习毕业后,就应该直接外派为官,取消会试、殿试。”

卢象升这时候建议道。

“这可是个大手笔,取消会试、殿试,等于以后不再有进士,天下士子只怕不会答应啊。”

温体仁说道。

“但不取消的话,天下士子们就依旧宁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考会试、殿试,成为进士,然后又继续参加部考,非要在关内几百人乃至几千人争关内的一个官职,而不肯去关外!”

“怕吃苦、不愿意离乡太远、只想待着温柔富贵乡,这怎么行!国家养士三百年,又不是养一群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