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如此教训也说明根据地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只有家眷安全,将领士卒才能在外面勇敢拼命。

但在造反初期,将部下的妻儿老小全部“控制”在手中,也是造反领袖所必须要做的事。

此举,也是为了凝聚力。

两者看起来矛盾,却又是并行存在。

李自成亏就亏在他一直被明军重点打击,根本没有时间建立根据之地,直到崇祯十五年才在荆襄之地正式经营。

关外的清军已经营了几十年。

两世为人的陆四自然知道根据地的重要性,“流寇主义”的弊端他也是十分清楚。

然而,他同样也没有时间一步步去打造,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每过一天,套在他脖子上的绳子便越发的紧;

这根绳子,也是套在每一个汉人脖子上。

……

淮军老营已经建立,夏大军、蒋魁、宋五他们这会应该回到了盐城老家,估计已在劝说淮军家眷加入老营。

陆四让夏大军攻下盐城县后暂不要和他会师,原因是他也不知道淮军在攻占扬州后将面临什么形势。

淮安那边,南都那边,凤阳那边,徐州那边,顺军那边,甚至是北京那边……

各方各面错综复杂的关系或直接,或间接决定淮军是成为流寇式的造反军队,还是成为一支有根据之地的造反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