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页

另一方面是淮军的药子数量不足,这也是困扰并严重影响淮军火器装备的致命处。

目前为止,淮军所需的火药大半都源于战场缴获,自身因为缺少原材料原因尚无法自制火药。

除缴获外,就是重金在南方购买,购买对象不局限于南都方面,也有福建郑家,甚至替淮军服务的一些商人在淮西明军那里也有购买。只是,购买量有限,始终无法保证淮军有足够药子使用。

反观清军这边,盛京“兵工厂”之完善已是亚州第一,入北京后又全盘接收明朝最大的火药生产衙门内廷兵仗局所属军器司,单是这个军器司每年火药产量就多达五十余万斤。

换言之,清军可以用大炮不停的轰轰轰,丝毫不在意火药的消耗,淮军这边却得掐着算着,不到迫不得已那炮是不敢打的。

十几年前的大小凌河之战时,时为后金军的清军就跟现在的淮军一样缺少药子,以致差点让明军张春部翻了盘。

战后深感火药重要性的皇太极命负责乌真超哈炮营的佟养性,重金请山西的明朝商人帮他们购买火药、聘请火药匠人到盛京,从而帮助满洲人实现了火药自给。

坐镇西门的淮军第一镇镇帅夏大军以为清军在炮击的时候就会派人填河,但清军却没有一边炮击一边填河,而是等炮击停止后才开始组织人手填河。

炮击的时候,夏大军用手中陆四给的千里镜看到,有上百名头戴尖盔的辫子兵簇拥一清军大将在观察济南西门受炮击的情况,当时就恨自家的炮打不了那么远,不然百炮齐发,一定能将那辫子兵大将轰死。

济南的护城河绕济南城一周,河宽五丈左右,水深约七尺。

六年前多尔衮指挥清军围城破城时,驱使上万济南附近居民背泥填河,后面更是直接于河边斩杀汉民推入河中,方才堆出一条宽二十几丈的“人路”。

而除了背泥填河,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填平济南的护城河!

炮击结束后,孔有德部就开始驱使随军的汉人民夫携泥平河。

城上的淮军也开始抢修城墙。

随着号角声,五千名已经准备就绪的汉人民夫分成若干队从营中冲出,身上背负的是一袋约四五十斤重的泥土。

这些来自北直隶地区的民夫们知道他们的填河行为会导致济南城的失陷,但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因为他们不进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