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页

干枯的野草得到鲜血的滋润,生出诡异的生机。

多尔衮不明白为什么贼兵明明有炮,刚才蒙古兵和汉军攻城时他们却不放炮,而是任由蒙、汉八旗兵冲到城墙下。

眉头皱了片刻后,这位大清的摄政王似是明白贼兵为什么要这么做了——他们的炮专打真满洲!

不过也就是这样了。

从炮声辨别,顺贼的火炮也不是太多。

如果因为对手有火炮就失去进攻的勇气,就不会有今日的大清了,更不会有他多尔衮这位摄政九王,或许,他早已同他的阿玛、兄弟被明军吊死在建州老寨了。

强攻,不是多尔衮暴怒下失去心智的决定,而是破局的唯一办法。

耿仲明的背叛让多尔衮意识到保定城下这支大军已经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如果他选择立即退兵,势必会遭到保定顺军的追击,届时很有可能会被困在良乡同保定之间进退不得。并且匆匆退兵北返也会让这支由满洲、蒙古、汉军组成的大军分裂。

连耿仲明这个怀顺王都反了,军中那些汉军八旗难道不会反?

那些向来见风使舵的蒙古人不会反?

想要确保蒙古和汉军不会反,多尔衮就必须拿下保定,通过一场胜利宣告大清依旧无敌于中国,否则,局面将会不断恶化,任他多尔衮有再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

夺取保定不仅能重创顺军,也能为即将断粮的清军提供粮草。多尔衮不担心北京城,有济尔哈朗、多铎他们在,只有几千人的耿仲明哪怕火炮再多,也不可能破得了城,即便耿仲明同流窜京畿的贼将高杰取得联络,多铎他们也能撑住。

但北京撑住的前提是他摄政王大军没有垮!

因此,多尔衮不能退,哪怕真满洲骨血在这保定也损失惨重,他都要咬牙拿下这座坚城。

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保定城下,依旧人头攒动,依旧喊杀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