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页

可以说,有辫子兵出没的地方就一定有山西商人,没有辫子兵出没的地方更有山西商人。

晋商,俨然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到哪都受人欢迎。

直到去年五月,形势有了些微妙变化。

在山东各地做生意的山西商人突然遭到由淮扬而来的淮寇搜捕,这些淮寇别省的、本地的商人不抓,专门抓山西的商人。抓到之后,铺子直接充公,店内人员不管是掌柜还是伙计统统抓到海州的连岛,至今生死未知。

随着淮寇的地盘扩大,山西商人的“势力版图”便不断缩减,在外被杀的各家族人也是越来越多。

河南、陕西、北直,凡是淮寇攻占的地方便断然没有山西商人的活路,甚至连普通的山西商人都不被允许进入淮寇控制区做买卖,发现一个抓一个。

活动范围的缩小自然导致八大家近二十年经营的关内情报网络遭到灭顶打击,已经很难为清廷提供有效情报,另外也无法再为正在征战的大清军队提供粮食、军械。

随着时局的恶化,八大家更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若那顺(淮)贼占了天下,那就断然没有他们的活路。

三月的时候,八大家在张家口有过一次密会,参加密会的都是各家的家主,有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

会议上八大家之首的范家提议各家拿出钱来募集民团帮助大清对抗顺贼,要不然任由顺贼再这么进展下去,他们恐怕只能全家逃往口外了。

范永斗这个提议还是有些见识的,他们八家经营都是上百年以上的,家产加在一起不说富可敌国,也是能叫人瞠目结舌的。因此若是大家能够将家产拿出来招兵买马,就算不能替大清平了那顺寇,只要能替大清撑上一会,缓过神回过气来,那局面肯定将再度改观。

毕竟,大清八旗主力尚在!

等到灭了那顺寇,这拿出去的家财还怕收不回来吗?

然而,范永斗的明智提议却遭到其余七家的一致反对。

反对理由竟是“我等是汉人,怎么能帮鞑子对付大顺军呢?”

密会不欢而散,在形势的压迫下,没有良心的晋商们开始有了良心,终于意识到他们不是什么包衣奴才,而是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