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页

近三十万满洲人从北京往关外迁移,又何尝不是一项大工程。

为了安全出关,满洲上下可谓是全部动员,大小车马、仆奴队伍绵延百里也不止,从通州至永平方向的官道上,无日无夜不是人头攒动的辫子。

饶余郡王阿巴泰这些日子恍若老了几岁,不仅辫根都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松驰许多,眼眶发黑,双珠却是泛红。

累,岂能不累!

也紧张,始终提心吊胆。

因为阿巴泰一直担心顺军方面会撕毁协约,趁三十万满洲人离京于野外之时袭击,那样必然死伤惨重。

直到最先离京的两蓝旗数万家眷出现在山海关城下,这位征战了几十年的老宗王方长呼一口气,心道那顺贼虽是流贼出身,但也讲信用。

“王爷便将心放在肚中吧,大顺乃新朝定鼎,岂能食言而肥,叫天下人唾骂?”

奉命带着县中差役及征用民夫数百人“接管”山海关的卢龙知县宋文治,对阿巴泰还是十分恭敬的,因为不久前他宋知县还是大清的官呢。

虽说大清如今要出关,但毕竟是大清给了他这个包衣一个知县的功名,细较起来没有大清哪有他宋知县。

如今恩主要回归故土,宋文治于公于私都要给恩主最后的恭敬,毕竟谁知道大清哪天不会再回来呢。

这世道,你要说明儿大顺又被赶出北京,宋知县都不带怀疑的。

阿巴泰看了一眼这几日为他吃住提供方便的卢龙知县,微微点头,想了想将自己的一串朝珠递给对方,道:“若在关内不得意,便到关外寻本王,总能给你个好前程。”

“多谢王爷!”

宋文治忙将那朝珠接过悄悄塞在怀中,又对饶余郡王说最迟明天皇上同太后的銮驾就会抵达山海关,到时銮驾出了关他和王爷就要道别了,有生之年未必能再相见。

言语间,些许难过,略微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