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页

“什么礼法?真要礼法,立嫡立序,他潞王算哪门子葱?实话相告你们,神宗嫡嗣福王便在我大顺手中,你等再多言,我方便遣百万雄师送福王去南京争位!”

冯铨一点也不念从前为明臣的情份,蛮横无礼不说,还咄咄逼人。

左懋第回敬以“江南尚大,兵马甚多,莫便小觑了”,双方不欢而散。

因左懋第坚持御书必须当面呈交大顺国主,大顺这边则坚决要求代转,两方闹的很僵。

身负和谈使命的左懋第不得不给北京城中降顺的前明官员写信,送名贴,希望这些人能够替使团说话,可是连投几十封书信名贴,却无一回音。

就这么又僵持几日后,大顺提督宫内厅太监高歧凤突然带了一帮兵丁前来,二话不说就将使团携带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去。

左懋第怒极,指责大顺无视外交礼仪。

“此为皇后娘娘贺!”

高歧凤嘿嘿一声:“我大顺皇后有喜,陛下后继有人,你们这礼送还是不送?”

第八百零九章 南征风云起

辛苦耕耘两月有余,皇后肚中终是传出喜讯,虽不知是男是女,陆四仍是欢喜无比,又值大顺恩科圆满结束,可谓是喜上加喜,当真是龙颜大悦。

此次恩科,共录取北方士子316人,南方士子40人。北方士子录取人数最多的是淮扬地区,计有32人,余下各省差不多均摊,辽东地区最少只9人。

所录南方籍贯士子40人多为南直隶、湖广人士,这些人大半都是籍贯在南方却生活在北方,因此严格来说隆武元年的这次恩科其实录用的都是北人。只不过礼政府那边为了宣传大顺一统天下、四海来归的新朝气象,将籍贯南方的进士大表特表,以达成对南人“宣传”效果。

于成龙也被录取,不过其文章实在差劲,要不是陆四事先有过叮嘱,恐这位天下第一廉吏就成了这届恩科唯一不录者。

状元郎是淮安府的万元林,榜眼是徐州的柳毅、探花则是西安的巩成文。

主持恩科的礼政府原拟定的状元是柳毅,不过柳毅的状元却被右弼宋义忠一句“陛下出自淮扬,今届恩科也是我大顺首届科举,是否可让陛下家乡之人沾沾喜气”给生生变成了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