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页

听李永贞的描述,这福阳店颇有后世自贸区的概念。

凡是来往客商将货物交由福阳店代售,或在福阳店购物的,高淮收取的税收只有原本的七成。

倘若不在福阳店,则按正常关税交纳。如此一来,自是使得客商交易都集中到了福阳店。

但这么做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应该是由辽东收取的赋税,大多流入了内廷。

这,自然就引得辽东军头不满,毕竟,军头们除了靠吃空饷,驱使士兵替他们种田获取收入外,也靠设在境内的大小关卡谋利。

客商们都跑福阳店做生意了,大小军头们吃什么喝什么?

高淮只顾自己吃肉,不给别人喝汤,辽东当然鸡犬不宁,军民怨声载道了。

世上从无没有来由的利害冲突,也不可能好端端的就发生军队哗乱。

良臣不相信山海关的军民会携家带口的去投奔什么女真,他们是吃饱了撑的才会这么干。他更不相信山松山锦州的明军也头脑发热起来响应山海关的明军。

他只相信,高淮得罪了人,得罪了太多人,所以,他必须要被赶走。

小事不足以动摇这位自万历二十七年就上任,且深得帝心的辽东矿监,要赶他走,必须是大事,一件足以震惊朝野,令得皇帝都无法再庇护他的大事。

兵变,显然最合适。

现在,良臣要知道高淮究竟得罪了谁,这件事的背后,又是否有李成梁的身影。

知道了这一点,再去山海关,他至少心中能有数,不致两耳抓瞎,什么事都被别人牵着走。

那样的话,他毛遂自荐得来的机会,就会成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