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5页

公公无奈,只好把帽子正了正,负手背后,浩然正气习惯性的由脸而生。

“见过公公!”

崔应元躬身行礼,同时自愧不如,看魏公公精神不振的样子,肯定是一夜没合眼的。单这份忠心就是他拍马不及的,难怪公公能得陛下和贵妃看重。

魏公公针对夜间巡查提出了几点看法后,问崔应元:“那些人都到了么?”

崔应元忙道:“到了,昨天夜里就到了,卑职安排他们在大觉寺住下了,公公今日是否要见他们?”

“咱现在就去吧。”

魏公公朝身后的水泉院看了眼,摇了摇头轻叹一声:“皇爷重托在身,咱是一刻都不得闲啊。”

第0130章 这才是得道之人

山有高低,人有贵贱,寺有穷富。

和碧云寺的香火旺盛、游人如织不同,大觉寺门庭实在是太过冷清,半天下来也难得有几个香客。

之所以如此,大概原因和该寺坐落位置过于偏僻,道路不便有关。毕竟,打开门做生意的,交通便利都是直接关系生意是否兴隆的。

因为生意不够好,所以大觉寺的建筑看着就过于老旧。

这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寺庙越破香客就越少,香客越少寺庙越破,最后便是如今这般状况了。

如今大觉寺中只一陈姓庙祝和两个小徒,都是西山本地人。像大觉寺这般残破之地,就是挂单的野和尚都不屑来的。

和尚是出家人不假,可出家人也有名利一说。要不然何以有名寺名僧一说呢?

想要有名,穷乡僻壤肯定是不行的。那达官贵人们又哪有闲功夫去深山老林探访什么大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