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仅仅是因为忠右卫门的坦诚?还是因为忠右卫门的镇定?静思之后,忠右卫门有了一个可能不太确定的想法。

或许水野忠邦在忠右卫门的身上看到了二十年前自己的影子!

好学求知,宽容爱士,养望蓄名。四方的诸侯大名,以及幕府的谱代旗本,咸而称颂水野忠邦的贤名。偏偏当时又逢上天保大饥馑的灾荒年头,从贫寒的小民,到高高在上的将军,都希望有一个能力挽狂澜的救时宰相出现。好挽救摇摇欲坠的幕府统治,同时让百姓的生活不再那么痛苦,能够吃饱穿暖,过上太平日子。

如今的忠右卫门博取名望的样子,看在水野忠邦的眼中,甚至可能带着一丝可悲。曾经那样努力的深植名望,令天下倾心。大有滨松侯不出,奈天下何之感!

可事实却是这样的残酷,二十余年积累起来的名望,在短短的两年中,便被消耗殆尽。原本众星捧月一般,拥护在水野忠邦身边的人,现在因为利益受到的侵害,全部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那这二十多年的努力,又有什么用?

殊为可笑!

忠右卫门说水野忠邦“箭在弦上,人在虎背!”,那何尝不是自己将来有可能遇见的情况?今日培植的名声,在他日或许就会变成加倍的诋毁与诟骂。

别到头来争了个一场空!

“我确实做错了!”忠右卫门睁开眼睛,心中有所明悟。

“你错什么了?”忠右卫门说话声音虽小,但是打开了障门的助六,却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我错在急功近利。”

听到忠右卫门说了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助六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摸了摸忠右卫门的额头,感觉并没有发烧。

“你好好修养,别胡思乱想的。”摆了摆手,助六自顾自的坐到了忠右卫门榻边。

“外面是有什么事吗?”

“当然是有事啊,滨松侯下令重振士风,以后进用的旗本御家人,要么武艺纯熟,要么娴明吏理。都要通过考试才能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