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想法很美好,但是办教育这个事情是个投资大,见效慢,回报很难直接表现出来的东西。岛津重豪又没有挣钱的路子,于是造士馆就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洞。

这也就罢了,无非就是花点钱,岛津重豪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不差这一个。

但因为萨摩武士都以刚强粗鲁为喜,根本就懒得去学什么文化,而花了大钱的岛津重豪就不爽了。我花钱伺候你们来读书,你们都不肯?真是给脸不要脸!

于是岛津重豪下令,只有通晓汉文,能行文诗词,一口官话的人,才有资格出任藩中官职。

命令一下,倒是真的让不少武士来造士馆读书求学了。看似整个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却造成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后果。

与天下间诸大名不同,岛津家的武士团是为了统治九州三百万石领地而建立起来的庞大武士团。在被丰臣秀吉击败之后,一路减封到萨摩、大隅两国。

于是只有七十七万石领地的岛津家,如果把乡士都算上,其武士人数超过三万人!

幕府才不过旗本五千,御家人两万三而已。而幕府的领地却有四百五十万石之多,萨摩根本比不上。

如此情况之下,岛津重豪忽悠武士来念书,然后告诉他们只要念书就有官做,那就是一个极大的恶政了!

萨摩藩的官职只有数百个,而萨摩的武士有三万人!

请问在座的诸位,你们在知道了这样的实情之后,会是一种怎样的愤怒之感呢?

岛津重豪发展教育的做法,不仅没有培养出多少读书识礼的武士,反而极大的撕裂了岛津武士团,让岛津武士团内部出现敌视和内讧。

第49章 岛津矛盾已深积

岛津重豪当时大概就是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任何完整的规划,觉得这事要办就立刻去办,也不管其他三七二十一的。

为了在萨摩地方推广京都和江户风气,改变萨摩武士那种武力至上的习性。大规模的放开关口,花钱请各地的游艺人员来鹿儿岛巡演。还花钱送藩士去伊势神宫、鹿岛神宫,以及京都游历。甚至以所谓的洛音为好恶,来选拔任用官员。

可是岛津的武士那么多,萨摩的官职却那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