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页

然后就是齐射,轮射,以及自由射击等战术表演,同样的,也没有挑出什么差错来。到底是好几年的老兵了,经验和训练都足够的。

直把阿尔考克看的欣喜非常,他听过前辈额尔金的故事,知道额尔金就雇佣过日本的炮灰。原本想着只要传习队有个架子在,他就满足了。现在看来,传习队绝对有一定的战斗力。

只要把队伍带到印度,他阿尔考克建功立业的时候就到了!

转头换上新军服的传习队士兵,就被火车一车一车的拉去了横滨,然后在横滨登船,开始为期六个月的印度从军之旅。码头上到是围观的人群,毕竟这么多兵马登船去外国,肯定是个大新闻啊。

在大伙儿的议论纷纷之中,有一条英国的通信船进入横滨港。船不大,才从香港开过来,甚至没有去上海停靠,就是为了抓紧时间。

阿尔伯特亲王和维多利亚女王的亲笔信,需要被转交给带英帝国驻日公使阿尔考克。来者并不知道信件的内容,故而对于码头上正在出发的传习队士兵不以为意。他只管把信件送给阿尔考克就算完事。

赶到横滨城内的英国公使馆,使馆内的随员告诉他,阿尔考克公使在码头呢,你跑冤枉路了。信使不认识阿尔考克,没办法,只能请人带他去找阿尔考克。

码头上,三千传习队已经全部登船完毕,邮轮缓缓驶出横滨港。阿尔考克则在一众借给他一百多万的经理和买办的欢送下,准备登上幕府的军舰“春日丸”,出发印度。

信使在公使馆的随员带领下,紧赶慢赶的来到码头,将两位陛下的信送给了阿尔考克。满脸疑惑地阿尔考克打开信件,飞速的阅读之后,便出现了眼皮乱颤,双手发抖,嘴唇无意识开合等症状。

第20章 公使阁下失分寸

信上写的是什么?

当然是阿尔伯特亲王和维多利亚女王吩咐阿尔考克,无论如何也要让幕府出兵五千人以上,跟着英军去武装游行,逼迫清朝廷进一步开放国门咯。

而且信中还说了,带英帝国送给德川家定的那一条战舰,最好也跟着一道去,毕竟“春日丸”真的是暂时不落后于时代的蒸汽大型军舰,完全可以编入皇家海军的战列线。

幕府怎么着也该从大地震大海啸里面缓过劲来了吧,现在又不是要他全部出动,只要出动一半人马就行了。带英也不是不给钱,低息贷款什么的,大大滴有啊。

可是,可是,可是……

传习队已经在船上,都离了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