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页

当然军队并不直接进入京都,因为那样影响太大。按照忠右卫门的计划,先行进驻京都南面的伏见町地方,此地正好有铁路通达,非常方便。大军不过只用了二三日的时间,便全军转移至伏见町,设立了基础的防御工事和野战设施。

虽然兵未入京,到底就在京南,京中气氛又变。

孝明天皇紧急召见德川庆保,询问幕府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是为了让富贵宫继位,然后和幕府的少君结缘,用不着这么大张旗鼓的。德川庆保并不知晓谣言的事情,只能请阿部正外赶紧回江户咨询。

到是松平庆永,意识到事情可能并不像表面所表现的这样,双方只是唇枪舌剑。于是他立刻下令,以京都骚乱,须得添募人手的原因,召集了藩内的二千余人马进京。

至此福井藩在洛中,也有了五千余大军。

第38章 毛利父子脱身走

孝明天皇命令天下诸侯上洛的御旨,再次发出,这一次的措辞就远比上一次要严厉了许多。甚至让部分诸侯认为,这就是要在天皇家和将军家之间,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最终抉择了。

江户内外,人心纷乱。

但是幕府参勤交代的规矩不会因此而变化,诸侯到了四月间,自然而然的就应该离开江户,回到国内治理国政。幕府既然以天下二百多年的成例说事,那么参勤交代的成例,肯定也得维持下去。

况且江户这边,也没有什么阻拦诸侯离开江户的理由。是将军死了,大伙儿要来尽孝?还是将军准备退位,要大伙儿来恭贺新任将军?

没事?那我可就走了嗷。

幕府在干嘛?幕府当然是在“慌乱”之中啊。突然被孝明天皇剥夺了代为统治天下的权力,你难道不慌不乱?

笑话了,正常是个人也得慌乱啊。忠右卫门一定得表现出慌乱的模样,甚至像是病急乱投医一般的,喊出要让孝明天皇退位让国的话。然后又配合所谓的“公武合体”谣言,混淆视听,弄出幕府上下开始出现严重意见不同的情形啊。

我要是沉着冷静,迅速调集兵马,开赴京都,武力劝退,哪个刺头肯跳出来?

不把刺头都削平剃掉,将来继续留着大炸弹在后面等着他埋伏我?

所以幕府现在不仅乱,而且要非常乱,但也要乱的像那么一回事。如何体现幕府中枢的摇摆不定呢?很简单的,之前调动去骏府城的部队,又撤回了江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