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寡言少语至此,唐荼荼往侧边瞄了一眼,心里腹诽:年纪不大却爱负着手走路,年轻时还好,老了迟早成个罗锅。

“工部呆得如何?”他忽然问。

唐荼荼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念头有点多,被他打断,只得凝神回到这问题上。

“尚书还没见着,右侍郎人挺和气的,别的官员还对不上号。”她慢腾腾说。

“中午时,跟鲁班院、机巧院的匠人聊了聊,大家行当不一样,思路不一样,也能提两句有用的建议。只是主事官们,交流起来……”

唐荼荼不想告人黑状,找了个比较稳妥的说法:“交流比较费事。”

晏少昰道:“工部能人不少,却多是偏才,成名的匠人照旧是匠人头脑,主事官要的是做官的头脑。”

唐荼荼只呆了两天,却能把他话里意思理解得七七八八。

工部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大衙门。如裴先生这样的舆图大师,只挂了个五品郎中衔,还是虚挂,舆图院正儿八经管事的不是他。而工部所有主事官都是玲珑人物,楔子一样嵌在每一个需要统筹的地方,成为上情下达的关节。

搞研究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看见机器两眼抓瞎,偏偏总还好奇问问你“转这个轴是做什么,放这么些个齿轮干什么”。

唐荼荼认认真真给他们讲解完了,主事官们听不懂,却会端出上官和长辈的架势,故作深沉点评两句。

问来问去,实在耽误工夫。

晏少昰忽道:“你那木头机器,别逞工炫巧,踏踏实实做。”

逞工炫巧不是什么好词,是炫耀工巧的意思,唐荼荼张嘴要反驳,谁知他话风一转。

“做得简单点,我父皇也能看明白道理,不用你累死累活地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