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在犯致命的错误吗1

办公室潜规则 李浩铭 8402 字 2022-08-31

第一章你在犯致命的错误吗1

职场中不仅存在着明操作,背后还存在很多你所看不到的潜规则。

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不慎踩到了这些隐藏的“地雷”,甚至在尚未弄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时就无奈地失去了工作。

如今职场中,成功者并不是那些技术娴熟、才华横溢或者经验丰富的人,而是能够在变幻无常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处乱不惊的高手。

他们知道危险何时来临,知道陷阱如何躲避,他们往往升迁得更为迅速、更为省力。

想了解他们所知道的秘密吗?

那么,请阅读本章,你也可以学会。

01应避免与他人讨论关于薪水的问题

“这太不公平了!”

小d生气地说,“不就是向其他员工打听了一下他们的薪水吗?

因为这个就被罚了20元钱。

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道其他员工的薪酬呢?”

与他命运相同的小a则显得更加委屈,他莫名其妙地失业了。

他痛苦地讲述了自己被辞职的经过:

小a和一位同事是同一时间进入公司的,而且同一工种,基本工资也相同。

有一次,这位同事悄悄地问他工资和奖金是多少。

小a心想,既然人家问了,说说也没什么吧。

于是,就告诉对方了,对方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什么,你的奖金也是那么多啊?”

小a当时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表现出如此惊讶的表情。

此后没几天,老板就找小a谈话了,臭骂了他一顿。

说不该告诉同事有关于自己收入的情况。

原来那位同事认为,他对公司的付出要多些,业绩也好一些,拿的理应要比小a多些。

他认为应该给他涨工资,即便是不涨,也应该在待遇方面比小a好些。

此后,这位同事表现出对小a非常不满的态度。

小a不明白,是他自己要问的,自己只是说了实话,难道伤害他了?

难道侵犯他了?

为什么他要这么针对自己呢?

而最近一次,有一位很要好的同事高兴地告诉小a,他和老板谈过话,老板答应给他涨工资。

小a也替这位同事高兴。

当发工资后,该同事问小a工资和奖金是多少,小a如实地告诉他了:这个月多发了一些奖金。

结果,他立马生气地说:“原来大家的奖金都是一样的啊!我以为只有我才有呢。”

言下之意,老板承诺过给他涨工资的事情本应该只是他才有的,结果大家都多发了奖金,他认为这对他太不公平了,老板说话不算数!于是,他找了老板去闹,非要老板给他涨工资。

结果,老板一怒之下炒了这位同事,顺带着把小a也给炒了。

“这太让人气愤了!”

小a满脸懊恼地说,“老板辞退我的理由分明就是一个没有说服力的借口!”

无论是小d的故事,还是小a的故事,在职场中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他们都因为打探或者泄露了“薪水”而被公司惩处。

他们很不服气,相信这些事情放在我们很多人身上时也同样会有如此反应,否则我们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职业专家说,工资体系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讲都是最高机密,是不能相互谈论的。

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的工资收入,都是一个非常敏感而隐秘的话题。

但是我们的习惯就是,越敏感、越隐私的话题,我们就越想知道!所以就会有这些自认为“冤枉”的故事发生。

其实,一点都没有被冤枉。

薪酬保密在很多企业都存在,一般都采取直接打入职工工资卡的方式,连工资条的发放也要放入密封的信封。

不但员工之间不了解他人薪酬,即使部门领导往往也不知道,只有财务部和主要负责人才知晓,特别是一些效益工资较多的岗位,如销售、设计、策划等。

一般企业会将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标准公开,虽然允许个人查看自己的薪酬评定过程,但是不许查看他人的。

公司之所以如此热衷薪酬保密工作也是有目的、有意义的。

采用年薪制的企业是由于薪酬收入比较特殊,比如年终奖金占了年薪比例的10~50不等的情况下,则不宜公开。

而多数月薪保密的企业是怕员工之间或者同其他相同行业人员比较后,产生消极心理。

现在很多核定工资标准都是业绩评估,对于一些文员、内勤等职位,不像业务员那样,通过业务量就能看到个人成绩,而这种坐班制工作的评估通常会由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意见和看法来决定,容易产生矛盾。

另外,企业也是怕员工们将企业薪酬外泄到竞争对手那里,导致同行挖人等问题。

美国金融专家苏斯·奥曼认为,薪水保密可能掩盖公司同工不同酬的歧视做法,最终得益者是老板。

在工资这件事上,很多公司都存在“恫吓”员工:有的规定员工不得打听别人的薪酬,有的告诫员工不得在内部或外部公开各自的薪酬,甚而宣布一经查实,违犯规定者要受到下岗等处理。

虽然公司不让员工们了解他人工资,但员工们私下也有交流。

很多员工都认为他们有权知道相互的工资水平,既然公开了评定工资的标准,为什么不能公开最后评定的结果,越不公开越让他们觉得工资评定有不公平的因素。

虽然很多人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问题是,有些员工恰恰相反,希望薪酬能保密。

他们一般都是收入偏高或者偏低者,公开薪酬或担忧受到其他员工妒忌和排挤,或怕带来难堪,而且他们认为员工收入就跟自己的隐私一样,应该为其保密。

也正是这种原因,你最好不要和同事谈论工资的事。

因为公司和他人心理的种种考虑,薪水问题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朦胧的面纱,你想知道,却又不能去揭开。

其实知道的越多,对你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而且除了引起情绪波动外,毫无意义。

首先,谈论薪水会产生尴尬,导致谈话不能愉快地进行下去。

一份薪资满意度调查显示,人们总体上对目前的薪资水平并不满意,回答“一般,不太满意”的达55以上。

而薪水又通常是人们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隐形标准,于是,问及他人的薪水很可能就是触碰别人的伤痛。

其次,薪水问题会破坏公司关系。

薪水问题已经被很多公司和企业写入守则,员工在进入公司的那一天就接受这么一条明文规定:不要把自己的工资随便泄露给他人,也不要去打听别人的薪水。

因为,如果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口无遮拦地说出自己的工资或打听别人的工资,会很容易形成谣言,可能就会导致恶性竞争,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工作。

朋友之间乱问工资,就会让人觉得你只是关心他的金钱,而不是关心他本人,从而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

再次,薪水只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虽然大家都知道“好奇害死猫”这句话,但是还是禁不住诱惑。

对于薪水的问题也同样如此,你认为无所谓的问题,却无论对你还是对他都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

对方如果不想回答,就会很为难,即使回答了也无非产生两种感受: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卑,自己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还不及别人。

这种难受的滋味很多人都应该体会过吧?

第二个感觉就是爽,工作轻松,工资又高,马上就有了优越感。

虽然工资高是好事,但是喜形于色却让人不齿,甚至会让朋友对你产生距离感,并因此疏远你。

其实,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生活方式,薪水的多与少都是老板说了算,多是你的本事,多是你的能力。

即便你想打探别人的薪水多少,对方也不可能给你讲实话,即使是你也不一定会给他们讲实话。

所以,对于同事和朋友的工资,我们应该更多地采取“感觉”、“猜测”、“试探性地问问”,或含糊其辞地说什么三五百或两三千之类的话,再通其他渠道了解他们的收入,或作模棱两可的回答。

你要记住这么一条:你选择这家公司,并且想留在这家公司,就说明当初你认为这家公司给你的“价位”还可以接受;如果你觉得这个“价位”与你创造的价值不匹配的时候,你只需要直接找负责人谈加薪即可,或者直接离开这家公司。

总之,你没有必要去向身边的同事打听,即使面对同事询问你薪水的时候,你也可以给予正面的拒绝——不要犹豫,这没有什么不对。

02不做默默无闻者,要善于推销自己

san如今已经是一位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的职场女性。

但是在此之前,她还是公司里一名默默无闻的小职员。

她的这种改变源于她在一次管理学讲座上的听讲收获所得,那次主讲人是一个国内著名的企业家,他说:“一个人要成功,首先是让自己被别人注意到,提高自己的身价。”

san受益匪浅,她认为机会确实是不会自动降临的,因此自己要努力创造主观条件,这样才能得到机会的青睐。

她也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一直以来虽然埋头苦干,却仍然是公司下层的原因了。

之后,san所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做好自己的人脉网。

她把公司里和自己可能有往来的人员名单从头到尾背了一遍,并牢记于心。

她开始有计划地与这些人物接触,通过正面和侧面对各个人员进行了解,力争使自己尽量熟悉他们。

在与人交流中,她总不忘尽力称赞别人,并在十分的谦恭中找出各种可能的理由,把自己的名字和公司领导的名字并为一谈。

san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还很热心地帮助身边的同事。

同事们对于san乐于助人的品行和优秀的才能表示了肯定,这样就帮助她提高了知名度,成功地为她起到了宣传的效果。

不久,很多以前不怎么注意san的同事也开始热情地跟san打招呼,重要的是san的这些好名声引起了公司各个层次领导的重视。

于是,上司在做决定时,也总希望听听她的意见,然后才做出明确的决定。

与领导接触的机会多了,san觉得自己办起什么事来都开始得心应手了,而同事们更加乐意在她身边帮助她。

对待自己能力的提高,san不敢懈怠。

她买了一些管理学书籍和一些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专业的书籍,一边上培训班,一边利用空余时间自学。

很快,san内在的提高,使她处理问题的能力上驾轻就熟,不仅如此,对于自己工作以外的事情她也能提出非常合理化的建议。

很快,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都知道了她的勤奋和努力,她也变得更加让人钦佩了。

san的名声很快在业内传播开,有几家大公司决心把她挖走。

对于san的工作表现,公司领导非常满意和赞赏,他们不想失去这么一位优秀的员工。

因此决定给她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帮助她解决了很多实际的困难,以使她能够安心工作。

公司不是发掘你的地方,而是展示你的舞台。

不要期待老板或者你的同事能够有一双慧眼或者十足的耐心来评估你的价值,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很不幸,你迟早要进入被淘汰的行列。

san的成功案例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就永远只是公司里的一个小角色。

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都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虽然通晓古今,学富五车,却不会推销自己,不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因此也只能落得个怀才不遇的下场,不能受到重用。

纵使你是千里马,也要主动去寻找赏识自己的伯乐才行。

在人才济济的今天,如果还坚信“姜太公钓鱼”的故事会降临,恐怕你的头发都白了也无人问津。

所以,你要成功,就首先要学会推销自己,大胆而完美地“秀”出自己的风采。

那么如何包装自己,如何完美地推销自己呢?

1自抬身价,自卖自夸

你要知道,人人都想和优秀的人结交,没人想和无名鼠辈为友。

如果你在面试时来自三流的大学,而竞争对手来自一流的大学,可想得知,在“势利眼”面前,你注定会失败的,你只有“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才是上策,所以,你需要适当地自抬身价。

唯有自抬身价,别人才会对你另眼相看,甚至暗暗地佩服你。

如果王婆都谦虚地说自己的瓜不好,那么就没人买她的瓜了,我们也应该如此。

对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尽力地展现出来;对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我们要善于模糊表态,学会掩饰。

把对方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的优点上来,而不是缺点上。

2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

东方朔是一个善于推销自己的人。

在刚入长安时他就向汉武帝上书,三千片木牍做成的推荐信需要两个人去抬才勉强能抬起来,而汉武帝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把它读完。

东方朔在奏章中一点也不谦虚地说了自己的优点,说自己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虽然汉武帝看完他的奏章后心动不已,却怀疑他是在夸夸其谈,所以并没有马上重用他。

东方朔并没有灰心,而是另辟蹊径地向皇帝推销自己。

他用花言巧语吓唬汉武帝身边的那些侏儒侍臣,被他吓坏了的侏儒侍臣们跑到皇帝身边讨饶,制造了汉武帝面见东方朔给他展示自己学识和口才的机会,并最终得到赏识和重用。

如果不是东方朔的自我推销术,他怎么可以从众多侍臣中脱颖而出呢?

机会不是等来的,就看你是否善于制造机会。

比如,在重要的公共场合适当地亮相,或者偶尔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公司会议上,主持会议的领导也会偶尔出现错误,这时你会怎么办呢?

说,还是不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很多人会因为自己对领导的崇拜而隐没了自己的见识,任由会议在错误中进行;或者是对权威的恐惧而不敢触怒领导。

这时,如果按照领导错误的思想走下去,将来可能就会出现大的纰漏。

而且,这个时候也许会是你难得的一次表现机会,在这样的场合“曝光”,就能展现出你非凡的能力和见识,就能让领导和同事看到你的价值。

也许你的意见未得到采纳,但是原本毫不起眼的你,一定被人们认识了,也许他们会在后来的失败中记起你的表现,夸赞你的才能和英明。

因此,在这样的重要场合,千万不要顾忌面子。

如果你还在担心“我说出来,领导会不会难堪”这样的问题,就注定你很难成就大事。

当然,我们“曝光”的方式也需要委婉而含蓄,不要太过扎眼,强出头的方式不仅收不到推销自己的效果,还会成为别人谴责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