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司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办公室潜规则 李浩铭 14921 字 2022-08-31

公司非常喜欢这份热情,但是同时也会被其他因素所吓到。

你不能在自己尚未具备改革权力的情况下,便疾风骤雨般地改变自己认为需要更改的东西。

你应该通过尊重公司高层决策、学习商业流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借以赢得高层的信任。

倘若没有经过上述准备,你的激情只会被视做威胁。

作为一名年轻员工,潜在的等级制度会令你处于不利位置,但是对此你也只能顺其自然。

年轻职员即使已经具备相应能力,并曾做出过一定贡献也无法成为主管,这毫无道理可讲。

幼稚的行为及外表往往会成为年轻职员进入高层的障碍。

在公司看重新员工的同时,也是十分看重老员工的。

因为他们十分看重老员工的经验、知识、专业精神、协调性及稳健的性格,但同时也会担心老员工过多,公司会因此失去朝气,思想停滞不前,并会为老员工的健康问题感到顾虑重重。

1老员工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形象

担心健康问题是公司针对老员工产生年龄歧视的首要原因。

你应该怎样做,才能够避免这一问题影响自己的工作状况呢?

非必要情况绝对不要请病假,在工作场合中不要谈论自身健康问题。

听起来也许会令人感到有些震惊,如果有可能,年纪大的员工尽量将自己的病假次数控制在公司限定范围的一半以内。

当然,这会使老员工感到非常郁闷,但是千万要牢记一点,无论法律怎样规定,年龄歧视已然是铁一般的事实,保持一个积极的形象对于保护自己的工作,可谓至关重要。

2老员工应与时俱进

一定要确保自己走在技术及商业潮流的前端,尽量避免发表过时的迂腐言论,诸如“在我那个时代”、“我就是不擅长使用电脑”或“我已经追赶不上当今潮流了”,等等。

公司信赖那些能够跟随时代发展的员工,他们希望自己的员工具备现代意识、思想超前。

如果员工看起来已然“落伍”,他们则会担心公司也会随之落伍。

3老员工也要注意仪表

公司认为员工的外表是其思维的外化方式,穿着过时衣装会被认做是思想过时,如不要佩戴一副70年代的眼镜或是身穿十年之前的服装,无论你在工作上的表现如何优秀,过时的外在装扮,都会令他人感觉你非常落伍,因而你便会被当做阻碍公司前进的绊脚石。

倘若你不清楚老板对于自己此时的外表持有怎样看法,那么可以请一位设计师帮助自己评估一下衣着装扮,或是请他帮助你塑造一个全新形象。

而在工作技能方面,每间隔五至六年进行一次创新即可。

另外一点就是,如果你没有达到管理阶层就千万不要表露出你已经很老迈的迹象。

49高调宣扬自己坚决支持公司的主张

有一名员工被公司上层秘密划为了排斥对象。

他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与这一“殊荣”相匹配,他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对于公司、上司以及自身遭遇的不满、抱怨。

此外,他并非只是说说而已,而是逐渐将这种抱怨与不满带到了实际行动之中,进而受到了严重的纪律处分。

他的抱怨以及消极的工作态度将自己直接推向了失业边缘。

只是因为公司上层正忙于处理工作,无暇顾及于他,因此暂时没有得到处理而已。

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奇迹竟然在瞬间发生了,他仿佛一下子走出了阴霾,上司是如此的惊喜,他由一名濒临失业的员工转身成为了晋升的首选对象,他的表现使上司感到必须要对其加以特别提拔方可。

他前去拜访上司,向其请教继续改进自己的方法及要领,他此时已然成为了公司拉拉队的队长,为公司摇旗呐喊。

他告知大家:在他意识到自己已然濒临失业边缘时,竟忽然发觉自己异常喜欢这份工作、异常喜欢公司。

管理层为他的转变感到惊呆,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他一举改变了自身的负面形象。

此后,在一年以后的裁员行动中,他因一名高职人员的“死保”而被秘密地从裁员名单中撤除。

你也许认为他的转变只是其个人策略而已,没有关系,这很奏效,并且他的行动也很真诚,这也是管理层真正希望看到的。

这种转变不但需要诚意,而且也少不了不懈的坚持。

因此倘若它仅仅是种权宜之计,绝不足以奏效,因为在转变的过程中必须伴有自我激励以及一腔真诚。

上文所提员工只花费了短短数月时间,便完成了这种转变,不过有时我们也许会需要更为漫长的等待,因此你千万不要灰心,也不可轻言放弃。

也许在闭门会议上,上司们刚刚开始谈论你的积极之处,而你却轻易地选择了放弃。

我们都知道,若要做到彻底改变极为不易,因此这种转变足以令管理层分外刮目。

这不仅需要耐心,甚至有时还要牺牲一点点自尊,正因如此缺乏诚意者绝对办不成此事。

所有公司都存在秘密议程层面。

它们潜伏公司在光鲜的假象之下,如果你的目光能够穿透公司光亮的外表,便可以看清假象之下的实质,便可以发现公司声言的价值与真实价值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可觉察出其实质举措与公开声明之间的差异。

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向其员工许诺,一定要使他们保持“工作、生活相互平衡”。

在招聘过程中,他们对该计划大加褒扬,并声言希望应聘者能够按照要求,共同创造一种生活、工作相平衡的公司氛围,公司老总甚至公开声明这将是该公司的核心价值之一,并且公司花费极大的精力在口头上将其宣扬得头头是道。

许多职员信以为真,认为公司确实是在推动它、支持它,因此非常激动,都在忙着将它融入自己的生活。

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如果仔细地加以注意,他们便会发现,为什么此事对于公司十分重要:保持领先、保持自己处于行业顶端、保持自己的产业居于前沿地位、将公司地位放于首位——无论为之付出何种代价。

事实上,这乃是公司在大张旗鼓地改善自己的公众形象。

这些信息本是与公司的根本价值相悖的:公司的根本价值本就要求尽可能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因此,如果员工希望保住自己的工作,这就是他们不该触碰的地方。

最终,被奖赏的根本不是那些保持生活、工作相平衡的职员,那些每周仅仅工作55小时的员工只能卷铺盖回家。

公司的价值体系开始奖赏无论如何规定工作时间或是公司作出怎样的承诺,均将公司利益放于首位,继续做好自身工作的员工。

许多加入“工作、生活相平衡”这一体系的员工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绩效评价不佳,被扣发奖金,失去了股份红利。

诸多员工忽然发现他们已然被公司高层秘密地排除到团队之外。

这些员工,在面对选择时并没有以公司利益为首位,因而遭到了惩罚。

自该计划实施开始,那些相信公司花言巧语的人就已经被抛弃,而老员工则继续保持着对于公司谎言的警惕性。

而另外一家小型公司,规模显然要比前面那家500强企业小得多,员工人数大约只有50名。

但是,公司也决定对自己的员工耍弄把戏,公布一些所谓的核心价值,其中的一条就是诚信。

他们要求员工将这种品质应用于每天所从事的工作中与代表公司处理的每一次交易上,此项规定主要体现在新的绩效评价中,并且公司又将之悬挂于墙壁之上要求员工遵照执行。

但是只要该公司员工仔细注意一下,他们便会发现公司的生命线其实就取决于能否赢得合同,并且任何问题或原则均不能与此相违背,一旦合同丢失,诚信必然会被抛诸脑后。

当公司第一次因遵守承诺、诚信的原则而丢掉合同之后,相关人士的命运也就如同那份丢失的合同一般了。

这些诚信者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认为公司只是基于他们的外在表现进行评价,而没有认识到公司表面所言与真正意图间的差距。

处于当前这种获悉公司真实意图存在障碍的环境下,超越自身立场看清公司本意的能力非常重要,只有具备这种能力,你才能透过公司公开的面具认清问题实质。

公司的真实意图与冠冕堂皇的外表完全大相径庭。

正是由于未能领会公司本意或是忽略了公司言行不一的特点,许多职员无端地丢掉了自己的饭碗,又或遭遇公司单方面毁约。

每家公司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与幕后动机等待你去发现,但以下几项动机目标则为所有公司共有。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永远准确地站在真实规则一方,永远做好鼓吹公司主张的那个人。

1做好公司的保密工作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感觉你公开了任何他们不便透露或是与其不利的信息,他们将尽快将你驱逐出门。

倘若你认为自身需求较之保守机密这一首要动机更为重要,那你无疑是为自己点亮了红灯,你就会成为不配合公司工作、不被信任的对象。

对于公司而言,“保守机密”这一核心价值远重要于其他任何问题。

威胁到这一核心价值正是造成今天失业的罪魁祸首。

2视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任何一家公司的目的正如个人的目的一样: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

如果公司发现你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而置公司利益于不顾,那么你将毫不犹豫地被清理出门。

若要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公司利益至少放在与个人利益相等的位置上。

3不要和公司唱反调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如果公司感觉到你不支持他们的政策,或是对职位不满,或不紧随他们的主导方向,那么你就会从这里消失。

小心点,那些爱唱反调的人们!

4保持精明能干的形象

公司对于那些看上去委靡不振、落伍或是易于被生活问题所干扰的人,总是避之不及。

他们认为使自己保持强势的唯一机会就是一直居于成绩曲线的顶端,并不断前进。

这种动机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危机感,也是驱使公司不断进行新旧更替的主要动力。

5善于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

公司非常欢迎无论处于公司内外均能够保持成功者形象及行为的员工。

如果你表现出消极、悲观或是压抑的一面,公司便会寻找他们认为能够创造出更加积极氛围的人取代你。

公司对于员工悲观及消极态度的恐惧远比其他行为更甚,也绝不能容忍出现这种状况,因为它会毁掉公司精心维护的成功氛围。

以上就是公司不会公之于众的秘密,而这些真实意图肯定不会被公司公之于众。

公司重要决策者通常信赖那些与公司利益保持一致的人。

如果公司将一切秘密开诚布公地告知于众人,它又怎样去区分哪些人天生就拥护公司利益,哪些人只是利用这一消息为他们自己的升迁开路呢?

公司一直在寻找那些能够真正理解企业管理者的员工,而不是仅仅将公司当做个人成功垫脚石的人,这种人绝不会为曾经任职的公司披肝沥胆。

绝大多数雇员并未意识到这些秘密的存在,因此,他们进退维谷,为公司玩弄的花招所迷惑,没有人看得清花招后面的真实意图。

50时尚外表下的陷阱危机

ku今年年初进了一家规模相当大的日资企业,之前她在美国的一家软件公司的北京办事处上班。

春天来了,她经受不住温暖的阳光和鸟语花香的诱惑,这天她穿了一条牛仔裤上班。

但一进办公室,她的日本上司眼睛里就显出了诧异。

下班的时候,她的那个有些秃顶的上司提醒她“注意身份”。

ku进日本公司之前就知道,不同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穿着打扮有不同的要求,但她觉得把穿牛仔裤看成是不“注意身份”,太小题大做了。

她在原来的公司上班时,只要你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你怎么打扮都行;如果一个男士天天西装革履,人家反而会认为他是个怪物!

ku不明白牛仔裤与“身份”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以她又打算跳槽,到一家不那么严格的企业去上班。

牛仔裤与“身份”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为一个白领,你要弄清你具有哪些身份。

从你上班的第一天起,你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两种身份。

你的第一种身份就是你的工作单位和职务,如“某某公司某某部门助理”或“某某公司销售部项目主管”等,也就是你名片上表明的那种身份;作为白领,你平时要与公司内外的人打交道,你在接人待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和修养,就是你在职场的第二身份。

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在职场,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虽然你的第二种身份是无形的,但是,在职场上它往往会比你的第一种身份更受人关注,因为它反映出你的社会价值。

比如,客户在与你打交道时,他自然会看重你的第一种身份,他要看你是什么职务,负责什么业务,拥有多大权力,这样,他就便于决定采用什么方法和态度对待你;与此同时,他也会注意你的第二种身份,即看你说话有没有分寸,办事有没有原则,是否讲礼貌,是否守时重诺等,总而言之,他会注意你的个人习惯和修养;如果他认为你是个有能力但是个没有教养的人的话,他同样不会真正信任你,也不会做与你长期打交道的准备,更没有可能与你合作把事业做大。

很多职场新人往往只注意自己作为白领的第一种身份;由于不知道自己在职场有第二种身份,所以就不太注意维护自己的第二种身份的形象。

公司允许职员随意着装,即使穿着更为随意、更为休闲也没有问题,听上去不错,对吗?

我们上班时都可以穿牛仔裤与t恤了。

但是要小心,它们会非常影响公司决策人对你的看法。

很有可能,上司的年龄要远高于你,与你不同属于一代人,所以追逐最新潮、最时尚的穿着,其作用可能会与你期待的结果相反。

除非你在时装店或是时尚行业工作,时尚属于周末或者是杂志——肯定不属于办公室。

“时尚休闲”的老板,还没有做好迎接最新时尚的准备。

对于公司高层那一代人而言,所谓休闲装无非就是不用每天西装革履地来到公司,而可以穿着牛仔裤与马球服而已,但绝对不是让你穿着背心和低腰喇叭牛仔裤来上班。

即使全世界都在疯狂地用时尚来表达个性——穿孔、文身、彩发、满皱纹的“我不介意”造型以及喇叭裤时尚装等,但公司绝对是唯一的例外。

公司的容忍是具有相对性的,也是设有底线的。

艾丽克是一名工作上进的员工,很有可能得到晋升,上层领导对她的工作质量时常赞不绝口。

但是由于她穿着不当,他们对于她做事的方式很是不满,甚至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习惯,一旦提及艾丽克便会觉得她像一个“小丑”。

她只是希望通过着装表现自我,但是却与严肃认真的职员形象格格不入。

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而且鼓励休闲式着装风格,他们之中许多人都在随心所欲地穿衣。

当然公司中也有很多人穿得甚至比她还要艳丽,但是这些人的技术或能力与晋升资格比她相去甚远,但是艾丽克却有机会。

在闭门会议上,当有人提及她,并准备向高层夸奖她时,众人的一致反应是轻笑或者摇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们不会允许一个追赶时髦的人代表公司,不管这个人多么能干,多么有才华。

她本应被予以提升,但是唯有“个人风格”这一方面无法过关。

其中一名管理人员感到非常可惜,甚至便打破常规,将事实真相告知于她——就是因为她穿着不当,才阻碍了自己的升迁。

但是艾丽克认为,在公司中自己拥有表达自我的自由,她非常看重这一“自由”。

因此回答说:“好吧,这是公司的问题。”

其实,这正是她自己的问题。

在工作场合中,你的着装必须做到中规中矩,如果可以,应尽力符合这一风格,这是公司对着装的首要要求。

为什么一些外企不喜欢不修边幅男士和标新立异的前卫女士呢?

并不是这种不修边幅和标新立异很“丑”,而是因为你的上司和同事,也包括你们公司的客人,看着你的打扮不习惯和不舒服,他们觉得你这种张扬的服饰是一种对别人的不尊重。

特别是作为职场新人,你不尊重上司和前辈,那就是典型的没有教养的表现。

其实,在职场上不管你是新人还是老人,你都得注意自己的第二种身份,因为对外你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而在公司内部更容易得到其他同事的信赖。

所以,进入职场后,职场新人一定要有第二种身份的职业意识。???

职场中人应当非常看重自己的第二种身份,这主要可通过平时在一些小事和细节上注意,如穿着打扮、个人卫生、言谈举止等;有些职场新人虽然在穿着打扮上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尽量“标准化”,但在言谈举行上却非常“随便”,小的如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大的如上班迟到、轻诺、不守时等。

一般来说,你的言谈举止比你的穿着打扮更能反映出你的修养和品德。

尽管也许你有着高等学历,但是学历并不代表修养,一些人在大学时养成的那种散漫、不注意小节等习气仍在起着惯性作用;虽然一种习惯不是一时半儿会能改得了的,但你必须注意,并随时提醒自己,这将影响你在职场中的成败。

1女性着装误区

很多女士并不是遭遇了性别歧视,而是她们不当的着装让自己陷入了麻烦。

女士们必须注意:要躲避一个非常特殊的陷阱。

她们极有可能因着装不当,而使自己看起来太过年轻、太过性感,甚至会给人留下失败者的印象,因此工作时千万不要穿得过于性感。

修长的指甲、飘逸的长发看上去的确非常漂亮,但是却会令你显得不够干练、不够职业,也会使公司决策者怀疑你的能力。

如果你不能为自己塑造一个严肃的职业形象,你的上司就不会重视你。

性感女士在职场上极容易遭到淘汰,很难被委以重任或得到高层尊重。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应注意不要穿超短裙(以经验来看,坐下时,裙子下摆距离膝盖大约两英寸为佳)、不要穿吊带裙、不可做怪发型、不可穿透明或半透明装、不要涂色彩艳丽的口红……

2男性着装误区

工作时不必西装革履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得如同乞丐一般,所以一定要确保自己衣着庄重、整洁——因此你需要买一个熨斗。

你要知道如果你穿着褶皱、凌乱,会留给人一种思想凌乱的印象。

倘若你不会熨烫衣物,那么可以先将衣物干洗,然后再压好即可,这样也无须太大花费。

即使你不喜欢熨烫,同样也不喜欢清洗衣物,但是你要清楚保持着装整洁非常重要。

无论你是否已经意识到,但确实有人会依据外貌特征对你作出判断。

当然,这种对于外貌的严格“审查”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不会有人公开指出。

但是即便他们隐讳不言,但是事实的确如此。

如果利用一定精力及时间对自身着装进行精心调整后,你的形象能够与自己希望表达的信息完美结合,这应该也是一件令人感到愉悦的事情。

你一定不希望只因外貌因素,而给上司们留下不良印象,进而影响自己的未来发展吧?

51树立危机意识,认清你目前的处境

明朝嘉靖年间,严嵩身为首辅把持朝政一手遮天。

徐阶乃是一代名臣,最大的志向就是扳倒严嵩,取而代之。

当徐阶进入内阁成为次辅后,与严嵩实际只差半级。

如果以旁人的目光看,徐阶已经有了和严嵩扳手腕的实力。

但官场和职场一样,什么事情都不可以轻率尝试,因为一次失败,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徐阶升任次辅后,对严嵩更加毕恭毕敬,简直比亲信还亲信,万事都由严嵩做主,什么时候都不违逆。

整个明朝政坛上下,都指着徐阶脊梁骨骂他是严嵩的狗,可徐阶一意孤行,直至严嵩对他完全放心。

这种日子,过去了许多年,徐阶离首辅位子只有一步之遥了,可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收敛,都要小心谨慎。

直至嘉靖四十年,徐阶从千丝万缕的细节里,找到严嵩的致命弱点,终于突然袭击,将严嵩给彻底扳倒。

而到此时,徐阶足足侍候了严嵩十多年,中间不知道经历多少险恶,受到多少指责,真可谓卧薪尝胆。

那些一再戳徐阶脊梁骨,认为徐阶是卑躬屈膝小人的道德君子们,穷极一生也没动严嵩分毫,除了跳脚骂人外毫无贡献。

偏偏是处处逢迎严嵩的徐阶,在最后时刻一举扳倒大奸臣,为国为民立下惊世奇功。

这个例子只是告诉我们,职场亦如官场,需要时时小心、处处提防。

你不知道哪一天哪一时你的把柄已经落入他人之手,成为断送你前途的致命弱点。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么一点:高你半级是天然的敌人,而同级的人是必然的敌人。

如果你已经有一官半职,那对这句话一定感同身受。

在中国的职场上,平级官员或者相差半级的干部肯定很多,因为这是各方势力角逐博弈的结果。

怎么和等级相近的同事相处,成了一种生存术。

而毫无疑问,等级越接近就越有危险。

因为高你半级的人会有危机感,怕你随时都可能与他们平起平坐,所以有机会他们就会打击你。

而不管高半级还是高一级,都是上司,他们若给你穿小鞋就危险万分了。

而同级的人是必然的敌人,只要你们的上司不是傻瓜,就一定会挑拨手下争斗,这是中国千百年来最有看头儿的“热点”。

1这危险的半级之距

相差半级的情况很多见,很多人升职后,与上司之间只相差半级,却并没有意识到危机来临。

或许你升职的幅度并不大,但目前一切都改变了。

你以前的靠山、关照着你的上司都转眼之间成为你的竞争对手。

原因很简单,你和他之间,再没有缓冲地带了。

你再进一步,就能达到他的位置,这是迎面而来的危险,任何一个上司都会感觉到,绝大部分人的心态都会有变化。

一个上司愿意把你当成亲信,是由于你对他没有危险,而在职场上,只有距离差才能让危险减小。

简单来说,你和上司之间等级差得越远,你对他的威胁就越小,而这个等级差距,就可被认为是缓冲。

上司跟你之间有很大等级差的时候,他当然愿意罩着你、护着你,并且给你资源,甚至拔擢你。

可当你们只相差半级时,一切都改变了,他不再信任你,不会再拔擢你,甚至会越来越讨厌你,乃至于暗中打击。

当这时候,你其实已经是上司的竞争对手,他感到了恐惧。

而真正应该恐惧的却是你,因为半级是最小的差距,也是最危险的差距。

你失去了从前的靠山和保护伞,上司突然间变成了对手,而他还是掌握着实权的,随时都可以压制住你,如果稍不留心,就会被穿上小鞋。

一旦你和上司之间就差半级的情形发生,应该怎么处理呢?

不妨学学徐阶忍气吞声的本领,只要你心存大志,又何必在乎眼前的这点荣辱呢?

2同级争斗,强者胜利

有人常会存在这样的疑惑,“上司怎么可以升了我,又升他?”

或者“上司怎么可以让我们并级?”

而实际上你要明白,重要的并非问,“怎么可以”,也不是问“为什么”,真正重要的是你怎么做。

事情已经发生,问怎么可以,背后指责上司根本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被上司知道你的态度后对你厌烦。

同级并列的情形,在中国特别多,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在职场内,只要存在多个势力谱系,就一定会有斗争和妥协,而高层之间往往妥协多过斗争。

而妥协的结果就是同级干部的存在。

而毫无疑问的,同级并列的两个人,一定是天然死敌。

因为你们就是被上司丢进斗兽场的角斗士,只有胜利者才能脱颖而出。

同级并列的处理方法,与第一条完全不同。

这绝不是隐忍退让的时候,上司既然把你放在这个位子,那就是让你表现自己的,如果你做不到,那就失去了更进一步的价值。

同级之间只有胜出这一条路,否则就只有等着淘汰。

3上司挑拨的争斗

为什么职场内会有这么多纷争呢?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野心,他们不需要更高的职位,甚至不需要太多的钱。

可偏偏是这些人,却相互撕咬在一起,让整个职场变成斗兽场。

也许对方并没有野心,但是他们的上司却有。

在一个部门里,只需要两个野心勃勃的上司,就足够让几十人甚至上百个人争斗起来。

这正如两国之间的战争,两国之间的国民间并没有冲突,然而首脑的不合或者野心太大就引发了战争。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个没有自己的目标,而无辜地为上司去争斗的人,最后就只有白白牺牲的份儿。

对每个人来说,被利用是必然的,而强弱的区别就是在被上司利用的同时,你有没有同时利用上司。

这种喜欢挑拨争斗的上司相信,只有在竞争中,属下才可以创造更好的成绩,而同样也唯有斗争,才能令属下对自己越发忠诚。

你明白了这些原理,就不会再去害怕上司的所作所为,因为他们做的一切,实际都源自于心中的恐惧。

当你恐惧上司时,上司也在恐惧着你。

4把握这致命一击的机会

要想吃掉上司也只有表现出非常的谦卑,态度必须隐忍,要学会让功。

用尽所有的才能来讨好上司,让他对你完全放心。

扳倒上司的心越剧烈,就越不能表现出来。

你需要等,等待是漫长的,可也是有效的。

任何一个人,都会在漫长的时间里露出破绽,但看到破绽千万不要着急,因为小破绽对你毫无用处。

你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一旦失败就再无立锥之地。

所以你必须要等到真正的机会出现,到那时才可以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