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私底下想搞事

“不好。”这个中年书生和声说道:“屡屡遭受大灾害,大康就算再富饶,如今也是捉襟见肘了。”

“我也这么想,尤其是看到他们让老百姓吃麸糠粥的时候……哈哈哈!”乞勒都埋嘲笑的道,“这就是物宝天华、文明昌盛的中原王国?”

耶律安翔闻言一笑:“但是他们没有饿死什么人。敢问乞勒将军,西羌遇到这种天灾的时候,死伤有多少呢?”

乞勒都埋眼神微微一凝,“小王爷,你什么意思?”

耶律安翔和声的道:“乞勒将军你应该知道,在大康这么大的国家里面,连续七八年的时间经历大灾大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搞不好就要像前朝一样揭竿而起了。

但是这么七八年下来,大康的民心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人员死亡也很少,这代表着什么,你难道真的不懂吗?”

“这代表大康用尽一切手段,就算是穷酸了一点,也保证了整体天下的稳定,大康的民心依旧是非常稳固。”旁边的乙朵罗藩淡淡的回答道。

“对。”

耶律安翔道,“古往今来的道理都让我们明白,中原天下不乱,我们外族是没有机会入主中原的。

就算是有一时半刻的占据上风,很快也会被他们无穷无尽的人力和资源给击溃,重新逃回草原,慢慢蓄积力量。

所以即便是现在大康的环境很不好,户部和内库几乎都空了一半,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乞勒都埋皱了皱眉头,嘴角的笑容已经几乎都收敛了,“那小王爷你认为,什么时候才是机会?”

耶律安翔道:“等到他们自己的民众揭竿而起,那才是瓜分大康的机会。”

“可能吗?”

“在景和帝的时期,几乎不可能。”

两人一问一答,却是心里都一样的明白。

景和帝临朝三十年,就算是最偏远的地区,都听说过、享受过这位仁君的恩赐。

想要造他的反,根本不现实。

只要大康国内不乱,以室韦和西羌总人数不到一千二百万的体量,怎么能打得下疆域辽阔、人口高达一亿五千万的大康国?

乞勒都埋忽然笑了笑,“小王爷你觉得,我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呢?既然是白用工,何必过来?”

“不,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耶律安翔道:“我不断的刺探他们的情报,不断的搜集他们的资料,总有一天会有用处的。”

“哦?我这一代能看得到?”

“不一定,但总有一天有机会的,为了我们的后人,前辈多做出一些牺牲努力,也是理所当然。”

看着两个小辈你一言我一语的针锋相对,在场的两位正使不觉微微颌首。

正是因为有这么锐意进取的下一代,才能让我们的族群更加繁荣昌盛,总有一天有希望入主中原,成为这天下的主人啊!

……

等到两个小的争论完,两位正使才开始了讨论。

乙朵罗藩问道,“韩侍郎,你们得到的情报如何?”

“不好。”

这位中年书生第二次说出了同样的话语,“你看看前几天的大雪灾,大康国如果再这么下去,恐怕要不了几年就撑不住了。”

中年书生叫做韩乐古,官居室韦国礼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