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众前尽显少年狂(二)

承唐启明 曾鄫 1402 字 2022-09-02

王审时呵呵一笑,表示不想与你们这些单身狗多说。

曾葆华在旁边说道:“我师兄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王审时眼睛一亮,“十三郎,你这绝佳词句哪里来的?”

“哪里来的?我随口说出来的啊。”

“你不是从哪本书里看到的?”

“哪本书有这句词句?”

呵呵,我一肚子的宋词,就是怕说出来吓死你们,所以一直藏在肚子里。

王审时想了想,好像真没见过,“十三郎,真是你写的?我读书少,你可不能骗我!”

“哈哈,师兄,我怎么会骗你呢?再说,你这么聪明的人,我能骗得了吗?”

“那是!”王审时洋洋得意地说道。随即一想,不对啊!“十三,你又诓我!”

说说笑笑来到内苑,这里聚集了数百人,熙熙攘攘的,就跟菜市场一样。禁军们也懒得管,反正离宫禁还远着呢。

“曾县尉!”

“普馆主!”

曾葆华遇到熟人了,正是城东普记武馆馆主普三郎。两人客气地打着招呼,像是多年的故交一般。

“咦!”曾葆华发现普三郎身后有二十余人,统一短打着装,举着两面大旗。左面的上书“慧日普照,毒霜并消”,右面的上书“洛阳普照社”。原来是有组织的!

而今天下,唐朝严禁私下聚党结社的律法已经形同虚设,各地结社成风。

演杂剧的可结成“绯绿社”,蹴球的有“齐云社”,唱曲的有“遏云社”,喜欢相扑的有“角抵社”,喜欢射箭的可结成“锦标社”,喜欢纹身花绣的有“锦体社”,使棒的是“英略社”,说书的有“雄辩社”。就连勾栏里的小姐们也可以结成“翠锦社”。

“普照社”一看就知道是挂着狗头卖羊肉,打着礼佛参禅的旗号,实际是地方帮会。而且你一个“涉-黑”组织,居然还敢在自己这位主管社会治安的县尉面前晃悠,不是一般的嚣张啊。

而且这名字取得,也不怕闪到舌头,“慧日普照,毒霜并消”,当自己的太阳啊?你又不姓金。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信奉释门的,难怪普三郎手下那么多光头。那就是跟信道门的自己不对路了,嗯,那以后下起手来就更加没有顾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