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由礼部主持,不少官员忙着阅卷,这次聚集在御书房的人少了很多,看完三人的答卷,心中也有了一定的章程。

“五殿下还小,能答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南宫灵的答案空泛,流于表面,浮躁了些。”

“楚婳的答案之中有亮点,但没有详细展开,可取之处不多。”

“果然是得再等三年,否则进士很难取。”

“三年会不会也不够?”

最终能通过会试入殿试的贡生,哪个不是千里挑一选出来的?

楚婳和南宫灵有老太师老太傅这两位大佬级的老师,也不能用两年抵人家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皇帝看过这几份卷子,五皇子的就不说了,纯粹是个凑热闹的。

楚婳和南宫灵的答案算是中等水平,可因为是女人,要参加第一届女子也能考的科举,想获得和男人一样的待遇,就会得到一个更为苛刻的评价。

不是特别优秀,堵不住这群人的嘴啊。

皇帝:“既然女子科举可行,下个月殿试过后,就把开女子恩科的消息公布出去吧。”

有人想反对,看到皇帝那不容置喙的神色,知道此事没了商量的余地便闭上了嘴。

罢了,别和皇上作对。

就算开了女子恩科,也没几个女子真去参加的。

一个是过去没几个女子学习《四书》《五经》,去参加了也只能一轮游,另一个是因为为防作弊,科举条件太差,没几个女子能忍受在那样的小房子里考上几天试。

南宫灵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