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那个倔老头, 也绝对能拼上老命的。

何况皇帝给宫九撺掇得,要推行的远不止于此。

杨先生何止要给他拼上老命?

如果倒霉没能遇着个好君王, 全家乃至全族下场比石太师都要惨淡的。

毕竟变相取消八辟八议, 得罪的就不仅仅是皇帝,动摇的那是全体勋贵高官的利益啊!

谁家还能没几个祸国的大事不敢做、殃民的“小事”没少干的后辈子孙呢?

就是勋贵人家的当家承爵人,也少不了那等指着能依靠爵位“以铜赎罪”、“以铜抵罚”的呢!

绝对要捅马蜂窝了。

亏得当今着实是个好人。

虽说早早地就盘算着彻底“利用”杨先生,却也早早就定下了对杨先生家族的保全之策。

“若此事可成,杨先生之功,纵不敢比曲阜孔氏, 也当有几分风光了!”

皇帝说得慷慨激昂。

皇后听得连连点头, 看着皇帝也是眼含秋水。

宫九却对着向晓久撇了撇嘴, 小声嗤笑:

“其实他是恨不得自己代了杨先生, 成了可与圣人并肩之人, 不过是不好意思下场去与臣子争功罢了!”

明明以宫九的武功,有的是叫一臂之遥的皇帝也听不到的法子吐槽他。

偏偏非“小声”说得连隔了又一个座位的皇后都听到了。

皇后听得直笑。

再顾不上去挖掘自家那个(小了她自己三岁的)“小丈夫”高大英明的一面。

皇帝实在忍不住,哪怕腰间的软肉仍有些疼,还是翻了混蛋小堂弟一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