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子向晓久又很是给李世民面子,端出十分长辈姿态来亲切接待“自家小儿”的“知己好友”,对徐子陵将听进去的那几分琢磨之后的疑问,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因徐子陵并没有那狠踩了他尾巴的“代天择主”,向晓久待他,就更多了几分平辈论道的客气。

大多数时候,向晓久虽然是个坚持己见的人,却也是个很懂得求同存异的家伙。

像是当初,不也干脆利落地给苏少英和他家偶像道歉了吗?

方才怼师妃暄时会格外咄咄逼人,也不过是尾巴着实给踩疼了。

更难得徐子陵本性中虽有几分无为不争之意,偏又因为自幼崽底层挣扎求存之故,又很有几分敢想敢说、勇于接受新事物。

对于向晓久那么乍一听十分惊世骇俗的言论,诸如

“如果皇帝是个明君不能保证代代明君,甚至当代本人都不能保证时时刻刻英明,偏偏又还是个一旦昏聩,或者哪怕如杨阿摩那样还不算十分昏聩、不过急切几分就弄得天下民生凋敝、战乱四起的职位,那又何必一定要存在?”

等等,徐子陵初听说时神色比李世民这个好歹力持镇定的还要惊讶几分,可细一思量之后,却竟也能接受向晓久所说的:

“岂不见大禹之前,何曾又有家天下?

尧舜之治,又何曾不是圣贤之世?”

慈航静斋应该庆幸向晓久是在看过隋末乱世之后才正面遭遇她们的奇葩观念。看过乱世的向晓久对土著们的要求降低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否则无论是魔门还是慈航静斋,都能以战犯论了。区别只在赤裸裸的凶残手段,又或者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模假式罢了。

第七十章

这一老一少很快达成大基调上的一致性,虽说在具体实施细节上仍有许多互相驳斥、说服处, 但也可谓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