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免担忧万一新登基的天子不敌诸胡铁骑、会否又叫天下陷入战乱之中……

其实却是出自于宋缺几番思量,笃定安全无虞的结果。

石之轩等人也知道李秀宜这个主意,少不得宋缺支持,才能叫李建成也这般大力赞同。

却仍因此生出几许感慨。

毕竟宋缺的笃定也好,李秀宜的无畏也罢,都少不得以信任他们这群摩门中人为基础。

饶是明知道这个基础的前提是宫九那该死的“黄粱大梦”,诡异地生出些许知己之感的魔门大佬,居然不只那么一个两个。

嗯,石之轩、赵德言,又或者别的谁,到底是不是其中之一,却又没人承认啦!

不过不管有没有承认,李秀宜一道圣旨牵动天下,

既叫诸胡蠢蠢欲动之余又忌惮空城计,

也叫寇仲等还有几分血性仁义的豪杰纷纷叹服,

更关键的是,哪怕百姓对李秀宜这么一个小女娃娃能守得住“国门”的信心极低,

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的尸身一日未冷,任何人都休想再在我治下黎民身上上演五胡乱华之惨剧”的话,

却着实收拢人心。

几乎没人相信这么个小娃娃守得住国门。

但又几乎谁都想让这小娃娃能守得住国门。

徐子陵彻底放弃他归隐山林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