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诸葛太傅始终是诸葛太傅。

他永远不会成为傅宰辅。

不够傅宰辅的诸葛太傅这时候就难免要憋住满肚子话,有口难言。

唉!谁叫诸葛太傅七十多年风风雨雨,都始终舍不掉这一份不合时宜,

可不就也只得用心用命地忙活着皇帝出京的途中布置,并期间的京师安稳、政务妥帖等等诸般诸事了吗?

心底倒还存着那么一丝丝希望,望皇帝能临时改了主意。

为此,诸葛太傅不只一改寻常、寻了米太监说话,便是傅宰辅府上也登门了。

奈何没用。

米太监如今俨然向晓久的狂信徒,虽看着变化后的皇帝对诸葛太傅越发看重、并重用之,而更多几分亲近——

但这份亲近最多够米太监将自己想起来的一些故事,

诸如当日老娘娘怀的据说乃是双胎、偏生下来却只得陛下一人的往事等,

给拿出来和诸葛太傅一起背着人、悄摸摸八一八,

却绝对不够他违逆向晓久。

诸葛太傅和米太监商量劝阻皇帝?

那岂止是对牛弹琴?

那牛听他弹琴的时候简直是铁牛,还一转身就到向晓久跟前,将他给一五一十卖个干干净净!

至于傅宰辅?

若再过个几年,赵佶越发昏庸无度,傅宰辅又大权握足、准备充分的时候,

说不定他才是那个最巴不得皇帝舍了京师出宫,好叫他顺势谋划、顺水推舟的那一个。

不过诸葛太傅敢找上傅宰辅商议皇帝出京事,自然也是看出他眼下还没有那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