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这语句,熟悉的情念已是蓬发。

婵玉被折腾了两年,深刻了解到圣人是如何的不死不灭不伤不磨,即,精力无穷无尽,不知疲倦。又羞又窘。

一时眼里雾光朦朦,面染红霞。纤细的腰肢贴着树干挪了挪,试图避开与圣人身体相贴的窘迫。却被禁锢得牢牢地,挪不开分毫。

“师尊……别在这里……”

“……有禁制……”

正是意乱情迷,差点褪了衣衫之时。先前那琴音突然响亮起来,仿若凤鸟啼鸣,音节流亮,如慕如诉。同时传入圣人和婵玉耳中。

教主动作微滞,还不想理睬,只随意提了一句,“哪来的琴声……”

婵玉却是脑中划过一道灵光,小声困惑道,“这不是伯邑考上回说为我弹的吗……”

闻得此语,圣人的动作陡然停下来。皱着眉头,细细听了两句,登时便沉了脸。暧昧全消。

在小徒弟迷茫的眼中松开她,给她整了整凌乱的衣裳,淡淡问,“什么叫为你奏的?”

婵玉对音律没什么造诣,便老老实实讲述了那日的场景,说是伯邑考当场为她而奏。且弹到此处还引来了孔宣,以凤鸣之声相合,故而她才记得这般清楚。

出于困惑,她还转述了孔宣跟伯邑考的对话。

好奇的问,“什么是将琴代语,聊表衷肠?我怎么听不出呢。”

通天听到孔宣以凤鸣相合之时,脸色比之先前被金灵圣母否定还要难看。

婵玉听不出琴音含义,他却是听得出的。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将琴代语,聊表衷肠。

一个用琴音传情,一个以凤鸣诉意。

难怪他在紫霄宫心神不宁,原是应在了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