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十来天就过去了。会试都已经过了,就等放榜了,大老爷的任务也完成地差不离了。把辛苦收集到的资料交给了邢霜。

最后,邢霜从中挑出了三个叫她觉得不错的人选。一个是地主家的独生子,京城人士,有钱有田,才学却一般;另一个是也京城本地人,甚至离得京郊邢家宅子不远处,算是知根知底的,只家庭条件一般;最后一个是外地的农家子,乡试的成绩甚是不错,这科不出意外必是会中了的。而且父母皆都逝世了。属于一进门就可以当家作主的。

在这三个人中,邢霜最看好的是最后一个,觉得一般来说农家子大多励志上进嘛。

然后,再托邢忠去打听,重点对象当然是第三个。不打听还好,一打听,却发现这个却是最不成器的。

文才虽好,人品却不过关。这还没发达呢,就开始为仕途铺路,背信弃义了。

道是为何这么说?

原来,因着乡试成绩好,这人就有些飘了。就想着将原先定下婚约的小姐给退了,指望着傍上官家小姐。关键是他还是靠着未婚妻家的资助,这才有了今天。不然,一个农家子想要出头哪能容易?

他想退婚,又不想败了名声,靠着乡试成绩风光了一把的时候,对着未来岳家也是谦恭有礼,端方君子的模样,丝毫没有一朝得志看不起人的样子。

外人瞧见了谁不说他好?提起他都是竖起大拇指夸赞的那种。

硬是忍耐到了考完会试,成绩还没出的时候,跟未来岳父私下说自己叫一有权势的官家千金瞧上了。告知对方自己已有未婚妻,人家仍然要死要活地要嫁。然后跟他未来岳父动情地说,自己本身是不怕的,就是怕连累了伯父。毕竟民不与官斗,尤其是行商的,讲究和气生财。又说那家又是极为疼宠这个闺女的。这才想着通知您一声,无论如何,我全听您的吩咐。

一番唱念做打下来,他那未来岳父许是信了,许是没信,但是人家还是选择退一步。

商人嘛,心眼子多,许是猜到了事情始末,不想横生枝节,就迅速地退了婚。哪知道那家的小姐知道了,养在深闺的小姐恁地天真,又看过几本话本子,觉得自己寻到了真爱。轻易就相信了,觉得这样的男人有情有义,待她情深意重,就要死要活地要嫁给他。为奴为婢为妾都愿意。

自己想要偷跑出来,自然是不可能的,就使唤丫头帮忙出来送信。丫头从前也帮着送过几回,文质彬彬、端正守礼的地书生模样,甚是吸引人,自然也想小姐嫁给她,就帮着送信。那位尚未飞黄腾达的农家子不知是不是舍不得钱财,还一副向来情深奈何缘浅的模样吊着人家姑娘,私下里信件往来不断。

一来二往的就有迹可循,叫邢忠给打听到了。

这一通操作,邢霜简直惊呆了好嘛!谁再跟她说乡下人都淳朴,她跟谁急……

第二十五章

这个人选自然是不成了。好在邢霜抱着小心没大错的想法,让堂兄多多观察打听。也叫邢霜初步认可了邢忠的能力。甭管怎么做的,总之人家将自己交代的事情办得确实不错。那就是有能力的。

至于那个还未发达就翻脸的书生和那个为奴为婢为妾都要嫁的小姐,教邢霜看来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背信弃义,小人行径,另一个为女不孝,自甘下贱。这两人搅在一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怜的也只有那个当爹的富商罢了。

邢霜知道了以后,就让人通知了那姑娘的父亲一声,算是对一颗为父之心的交代了,后续如何,全凭事态发展罢了……

通过这个事例,也叫邢霜明白了一个道理,遇事不要想当然,谨慎些总是没错的。若是仅仅凭着自己的观感给邢雪选了这么个人,过后自己怕不是要懊恼死哦!

这个是不成了,那不是另外还有两个嘛,还得继续看啊。

一个地主家的独生子姜堰,硬件条件很不错,就是才学一般般,这科基本是无望了。另一个就是知根知底的何卓了。好处明显,但是,有一个短板,就是他是寡母带大的。一个孀居的妇道人家靠着何父过世前挣下的家业,把何卓养大并培养成才。读书又最是烧钱,这么些年下来,家业早已不剩什么了。

若是这科中了还好,若是不中,只怕还得指望着新媳妇的嫁妆继续读书科举考试呢!

这两人的条件其实算起来差不多,各有长短。叫人私下打听,也没再有什么出格的事情。然后邢霜就将选择权交给了邢雪。将人选并具体情况跟邢雪说了一下,叫她自己选择,毕竟这是她自己的未来。

转眼间,十来天就过去了。会试都已经过了,就等放榜了,大老爷的任务也完成地差不离了。把辛苦收集到的资料交给了邢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