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一听黛玉的奶娘跟着回来了,一时又是惊喜又是不安。赶紧叫宣了进来。

相比于林如海的急切,王嬷嬷自从回到扬州,回到林家,慌乱的心反正镇定了下来。

等被叫进去,王嬷嬷已经整理好思绪,都不叫林如海问询,已然条理清晰地把黛玉进荣国府前后发生的事情一一汇报。林如海想知道的,没想到的,全都细细地说了一遍。

包括黛玉进京只有几个二三等的婆子去接,走的下人出入的角门,当家的奶奶太太懈怠以至于黛玉当日初到荣国府都没有收拾好院子,最后留宿贾母的碧纱橱和宝玉里外住着,一住就是几年……

王嬷嬷一气儿说了许多,就见林如海的脸色越来越黑,眼里的愤怒越来越盛,等王嬷嬷说到贾家婆子道黛玉是打秋风的破落户、对着黛玉诸多难为的时候,林如海手里的信都叫他蜷成一团,握得紧紧地,额角青筋迸起,连声怒喝“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显见是气狠了。

哪怕王嬷嬷后来还是念了几句好的,例如荣国府的小孩子多因而黛玉倒是不孤单、还有后来大太太邢霜也是常会护着黛玉等等,林如海的怒火也毫未减免。

玉儿可是自己捧在手心的珍宝,是自己在这时间唯一的骨肉亲人,哪里容得了贾家如此作践?林如海怒火高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本来想着玉儿是荣国府老太太的亲外孙女,定能护着黛玉周全,好好教养黛玉长大的。有一个品级较高的女性长辈的教导,也能叫黛玉将来的终身大事更好些,这才叫她接了黛玉去。何况,贾母在信里也是和自己信誓旦旦地保证过会好好照料黛玉的,哪里料得到竟是叫黛玉受了这许多委屈,林如海一时恨得不行。又气贾母不能言出必行,也恨自己思虑不够周全,这才叫黛玉被人轻看,连下人也能踩上几脚。

一时间,只不得立马就叫管家收拾东西去把黛玉接回来才好。

没有女性长辈教导就没有了,名声不好听就不好听了,哪怕嫁不出去了,大不了自己养着自家闺女就是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一股冲动俨然就要迸发而出了,然而,林如海还是忍住了。不过一会儿工夫,不待别人来浇冷水,林如海自己就先打消了念头。

若是,单单为了黛玉的教养问题,那他肯定犹豫都不带犹豫的,立马就把黛玉接回来。显然,林如海还有别的顾虑。不然,哪怕是把黛玉放在荣国府教养,平时便罢了,过年总可以接过来父女团聚几日的吧!

黛玉也不至于回回过年都要病一次。

事实上呢,却是黛玉一去荣国府后,父女二人就再也没见过了。这难道正常吗?

显而易见,林如海必然是有难言之隐。盖因现在的林家委实不是什么安生的地方。如今,扬州这边的局势很是复杂。自己这职位又是很要紧的地儿,加之是个肥缺,好些人都在盯着呢!一个不好,性命都是问题,这个时机,如何能把玉儿接回来跟自己一道冒险呢?

冷静下来的林如海,细细思考着其中的厉害关系后,更加不能接黛玉回来了。只是,叫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闺女白白受委屈、吃亏也是不可能的。

哪怕不能把黛玉接回来,林如海觉得起码也要叫自家闺女住得开心,委屈什么的谁都可以受唯独自家闺女不行。还有贾家那个宝玉,什么玩意儿,凭什么给自家闺女取字,简直混账……

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就越要想,林如海一晚没睡,就在书房思考对策。

如何叫贾家长个记性,如何叫宝玉吃个闷亏。还有贾家那个不知礼数、言语莽撞的宝玉如何配得上自己的掌上明珠?自己可得好好给黛玉挑个夫婿。万一哪天自己真的出了意外,贾家肯定是靠不住了,总得重新给自己闺女找个依靠,幸福一生才行。

林如海在心里暗暗谋划着。而这一切,远在京城的邢霜并黛玉都不知道。

京城这边,因着贾母对湘云非同寻常的,湘云在府里的日子可谓是如鱼得水一般。谁见到了都会放下手里的事情,恭恭敬敬地行礼,喊上一声云姑娘。

日子过得舒坦自在,湘云自是乐不思蜀。是故,到了中秋,史家派人来接,湘云央着宝玉一道在贾母处撒娇求情,求得贾母出面打发了史家的下人,留了下来。

宝玉上学的时候,湘云就和探春一起去寻宝钗玩。十次中迎春也会出现一两次。但是岫烟和黛玉基本是不出现的。

先前,黛玉和湘云两人不欢而散,黛玉还郁闷了两日。

只是,很快,黛玉就叫别的事情给转移了注意力了。

却是邢霜怀这一胎着实折腾人。不仅折腾自己,就是身边的人也不得安生。

林如海一听黛玉的奶娘跟着回来了,一时又是惊喜又是不安。赶紧叫宣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