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瘦叫做亲人长辈觉得你瘦, 说的就是这个了。

这天晚上也是, 邢霜带着如意去给黛玉送夜宵。如意手里提着雕漆海棠花开的双层食盒,里面是一碟子青菰香卷、一碟子糟烩鞭笋、一盘糖醋荷藕、还有一碗燕窝薏米甜汤, 分量不多, 给黛玉用却是刚刚好。

邢霜送完了夜宵, 和如意往回走,远远地邢霜就看见大管家领着一行人匆匆而过。其实, 两方人并没有撞上,走的道儿也不同,不过是邢霜眼神好使,远远地瞧见了。

邢霜抬头瞥了一样,有些奇怪。这个时辰了,怎么还有人上门?邢霜有些迷糊了。只这一错眼, 人家就走了嘛。邢霜又偏头看了一眼,这才从一行人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不过一个错身,人已经拐了个弯,进去了。

邢霜揉揉眼睛,怎么觉得那人好像是王太医?

邢霜转头问如意,大晚上的,路上虽打着灯笼,只那灯火明明灭灭隐隐约约的,如意哪里瞧得见?只道是邢霜眼花了吧!

邢霜想想也对,王太医是宫中御医,没有皇上的旨意等闲哪里能够离开京城?自是揭过不提。却不成想,没两日便在大白天见了王太医真人一回,可把邢霜吓了一跳。

却说一行人进了府,啥都没干,就叫王太医给林如海诊断。毕竟,他们接到的命令是见机行事,最主要的就是要根据林如海的身体状况来判别写下来的打算了。

王太医得出的结论果然和府里请来的游方郎中说的差不多。只道林如海这是中毒时间太久,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到底是伤了底子,余下的日子少则两年,多则三年罢了。京中来使知道了,少不得对着林如海安慰一番,再鼓励一番。原先准备接替林如海工作的打算自然也不用了,悄悄给京中送了一封信后就在林府安置了下来,协助林如海办差。

说是协助,其实也不尽然。做皇帝的难免都多思多虑。一方面,忠心的臣子为了给自己办差差点儿死在了任上难免叫皇上感动。另一方面,皇上又怕臣子受了威胁影响了对自己的忠诚度,自然也得叫人来看着些。当初,皇上收到的消息说是林如海糟了暗算、身体有碍。皇上为表关心自然得派太医过来救治一番。能治则治,不能治则也好早些准备接手的人,横竖不能叫扬州这块地儿落入旁人手里去。

至于对林如海在任上被暗算的事情,皇上也没给个说法。

手底下的大臣叫人暗算了,皇帝自然也是暴怒不已。只是,皇上如今且腾不出手来处理,或者也可以说是不敢随意动手。何况,京城中的糟心事情也不少。旁的不说,只说太上皇一人做的幺蛾子就够皇帝受了。没法子,谁知道当了皇帝之后居然还能有个亲爹太上皇一直压在头上,差点儿没把皇上逼疯了。要知道,皇上到现在可还是住在东宫呢,做皇上做到这个份上也是没谁了。

至于太上皇为什么一直压着皇上?也不难理解。权力是个好东西,太上皇过了那么多年说一不二的日子,哪里能轻易放下?只是当初原是因着病重不得不传位给了皇上,哪里晓得退位后太上皇的身体居然好了!奈何皇位已经传给了儿子,太上皇无奈,只得霸着宫殿不让,又大力扶持自己的老臣和当初坏事的义忠亲王的旧部。这才叫皇上上位这么多年也没能将位置做稳当了。

便是如四王八公这些大家族,有的当初掺和义忠亲王谋逆之事的;有的明显为恶一方,欺压百姓的;还有的自恃门第,视朝廷律法为无物的……

一切的一切,皇上看在眼里却也不能多动作。不然只怕稍微闹出点儿动静,只怕太上皇就要以为皇上是在故意打压他的人了。到时,只怕皇上的麻烦就更多了。因而,皇上只暗暗把这些人家都记在心里,只等日后清算了。

且说,那几人自递了封信回京城之后便在林家住了下来。左右林如海也没什么叛君的思想,多几个人还能多一分安全,对于几人的到来倒也是欢迎之至。只是,人留下来了,住在林家,每日要吃喝住行的,定然是瞒不住人的。因而,对外,管家便交代说这几人是林家姑苏老家那边过来投奔的族人。左右,扬州这边的下人也没谁真正见过林氏宗族的人。

旁人倒也罢了,只那王大夫邢霜可是熟的很,大白天的又远远地见过了两次,虽没一处说过话,只是邢霜已然可以肯定那就是本该在京城中的王太医。哪里会信管家的这种说辞?

林如海许是从王太医那知道了两家的渊源,知道王太医的存在瞒不住这几个从大老爷和邢霜这几个从京城过来的人,索性亲自给大老爷和邢霜解释了一下。邢霜这才知道当今皇上居然为了林如海的事情亲派了太医和助手过来。好在那小还丹自己早给了林如海用下,不然,要是现在太医诊断了之后,邢霜还真不一定敢把东西拿出来。

有一种瘦叫做亲人长辈觉得你瘦, 说的就是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