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 若不是林如海跟沈严之父沈鼎是同窗旧交,黛玉还真不一定能嫁入沈家。毕竟,沈家只一条“三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就叫多少疼闺女的人家心动不已,早早就盯着沈家还未成家的公子。沈家这条家规也是林如海主最看中的一点儿了。男人难免都有这样的想法,不管自己如何,总归是希望自己女儿得到别人的善待。刚好沈鼎又是自己的同窗好友,哪怕看在自己的份上,若是黛玉哪里做的不好他也能对黛玉宽容两分。

其三,也是沈严本身足够优秀。小小年纪谈吐便已不俗。三年前,沈家三房也就是沈鼎带着妻儿去宿州赴任的时候,林如海头一次见到沈严,当时就觉得此子举止大方、风度翩翩,不免起了考较的心思。随口问了几句,不妨沈严小小年纪倒是个勤奋好学的,竟是能够对答如流。林如海心里对这个少年就很是喜爱,不住地跟好友夸赞他,只心里难免有些遗憾。若他林如海也有个儿子,必然也会好生教养栽培他,定不会输了沈严!

心里有遗憾嘛,林如海就把沈严这个少年记在了心上。后来,知道了宝玉行为的不妥,贾府对黛玉的不善,林如海自然就打消了将黛玉嫁到荣国府的念头。然后,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沈严,当即就给好友去了书信,私聊了两家可结为儿女亲家的想法。

也是多亏了沈鼎爱炫耀的性子,这两年林如海常收到宿州那边的来信,自然也知道了沈严少年得志,早早地就考上了廪生,在宿州当地颇有一些名气。再过几年积累一番、沉淀一番,前途也是一片光明。这才叫林如海惦记上了!

刚好,沈鼎三年宿州知府任期已满,这会儿正带着妻儿家小一家回京述职去。林如海便修书一封给了好友,请好友回京途中路过扬州的时候停下来歇歇脚、互相见见。其实彼此都心里有数,就是两家儿女相看一番的意思。

既然是有相看的意思,沈鼎一家到了扬州便不好风尘仆仆地登门了。沈鼎便叫人在扬州置办了一处宅子,略微安顿了些日子,只等过几日准备好了再登门。

却说林如海年前年后两次拦着大老爷和邢霜两人不叫走,便是心中早有思量。黛玉生母已经过世,自己又没续娶,府里头仅有的几个女眷不过是姨娘,上不得台面,正经出面待客是万万行不通的。只自己是必要请沈家上门一趟的。总不能跟人家沈鼎说“只要你们父子两上门就行千万别把你夫人带来”这样的话吧?

若是邢霜不在,林如海可能会找交好的同僚家的夫人上门帮着操持一天。这不是刚好邢霜来了扬州嘛,那比较起来显然是邢霜更为合适一些,林如海自然还是想要邢霜帮着接待沈家夫人了。自己最多只能好好考察一番沈严的为人,黛玉若是真的许给了沈严,以后常打交道的人可还有一个沈母。把沈母一道请来,也可以叫邢霜帮忙看看人家的为人,是否好相处?

不得不说,贾敏这个做母亲的去世了,林如海为黛玉操的心那可真是海了去了。如今,八字还没一撇,林如海就连婆媳关系都操心上了。也是叫人哭笑不得了。

知道林如海是为黛玉亲事的事情留的自己,邢霜自然二话没说就应下了。黛玉在她身边这么久,虽然血缘上不是亲闺女,但是感情上也没两样了。“亲闺女”要许人家了,邢霜又不是缺心眼,怎么也得留下来帮着张罗张罗长长眼啊!

欣然应允。

既然同意了,邢霜就不走了嘛,安心留在林府等沈家上门。还没等到沈家上门拜访,倒是先等来了元宵佳节。

扬州的元宵灯会是出了名的热闹,难得如今碰上了,邢霜自然也是心动不已。不过,灯会人铁定多,邢霜原本想带着孩子一块儿出去看花灯来着。因为担心灯会人群过于拥挤,便退却了,索性留在家里陪儿子算了。

哪知道,大老爷如今是越来越上道了,竟是悄咪咪地准备了惊喜,早在扬州的岳麓楼订好了位置。那可是个好地方,地处闹市中央,又建的好。若是嫌挤了,往那包厢一坐,五层高的小楼,视野极佳,底下的大部分热闹便可尽收眼底。不过,这样的地儿这么好,可想而知,每年的元宵灯会岳麓楼的位置都是一票难求。

大老爷能提前订到位置,还是好位置,只怕又是假借了林如海的威风了。邢霜知道了难得也没说大老爷什么。已经订好位置了嘛,邢霜便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跟大老爷一起出去逛逛,她绝不承认是她自己也想出去浪一把了。

于是,邢霜便径自去内间换衣裳去了。出去玩嘛,自然得穿的美美的。平时邢霜一直待在府里,一般都是家常的衣裳,眼色也不会太鲜亮。今晚要出去看花灯,难得起了心思打扮一下,换了衣服甫一出来,大老爷的眼睛都看直了。

讲真, 若不是林如海跟沈严之父沈鼎是同窗旧交,黛玉还真不一定能嫁入沈家。毕竟,沈家只一条“三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就叫多少疼闺女的人家心动不已,早早就盯着沈家还未成家的公子。沈家这条家规也是林如海主最看中的一点儿了。男人难免都有这样的想法,不管自己如何,总归是希望自己女儿得到别人的善待。刚好沈鼎又是自己的同窗好友,哪怕看在自己的份上,若是黛玉哪里做的不好他也能对黛玉宽容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