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谬赞了,要说出色,论起容貌、才情谁能比得上娘娘您呢?便是府上几位妹妹也是各有才情,我哪里当得起娘娘如此赞誉?”宝钗摆摆手,一副不敢当的样子,又顺带捧了迎春姐妹。便是元春听了,也果然笑容更盛。

宝钗心细,因此哪怕元春表现的一视同仁,跟三人一同打招呼,宝钗却分明感觉到这位贵妃表姐的眼神、心思更多的是在黛玉身上。宝钗心里虽有些不服气,觉得自己这是被人压了一头,尤其这人还是黛玉,宝钗心里就更为不舒坦了。只她知道如今表姐是贵人,容不得自己多放肆,便隐下了心思,仍旧巧笑应答,一派落落大方的样子。便是湘云也是热情应和。

比之黛玉就安静了许多。元春开口问她就回一句,不问就缄口不言。元春心里也更偏向于宝钗这样明媚大方好打交道的人,只是谁叫宝钗没有个像林如海一样得圣心的父亲呢?

元春心里微微叹气,遗憾世事两难全。

这时恰好贾政过来问安,“父慈女孝”地寒暄一番后,又叫来了宝玉,这才使得元春将心思从黛玉身上转了回来,只一个劲儿揽着宝玉,悲喜交加。宝玉从小跟着元春好些时候,姐弟情分非比寻常,也难怪元春如此失态了。元春揽着宝玉好半天,而后又开始游幸园林。而后亲自赐名,“大观园”、又拣了几处喜欢的赐名“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等……

完了元春又让宝玉以及几位姑娘为之作诗。在这过程中,元春就发现自己府中几个姐妹中,要算探春的作诗水平高出一筹,只是却还是比不上黛玉和宝钗。宝钗和黛玉于诗词一道的水平倒是旗鼓相当。

对于诗词一道,黛玉本就喜欢,自然不太服输,使出了九十分力气。宝钗也不遑多让,在元春面前宝钗也不甘人后,自然也是竭尽全力。因而,两人的水平倒是不大分得出。

倒是宝玉这边,因着宝钗趁人不

注意指点宝玉把“绿玉”改成“绿蜡”,叫宝玉甚为敬佩,笑称她为一字师。两人私下眉来眼去、言笑晏晏,一旁看着两人互动的湘云就觉得这场景莫名有些碍眼。见宝钗走开,宝玉还有一首诗没写,灵机一动,想了几下便低头作了一首,而后揉成一团,朝宝玉扔了过去。

湘云一抬头,就见宝钗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自己。湘云也不恼,笑着跟宝钗递眼色,对着口型“好姐姐,快别出声叫人发现了。”黛玉瞧见了只做没瞧见,默默转过头继续写,想着将自己今日作的诗抄录好改日叫父亲和沈严品评一二。三春姐妹就更不用说了,谁不知道宝玉的地位,哪会多嘴多舌惹麻烦?自忙自个儿事儿罢了。

旁人没多嘴多舌,只宝玉发现众人都看明白了,自己倒是不好意思起来。脸臊的通红,于是最终也没把湘云那首诗抄上去,胡乱写了一首交上去交差了。

元春对底下的眉眼官司看得清清楚楚,却只作没看见。略微点评了下,刚好戏曲节目已经排好了,正等着,便看戏去了。

元春先行,其余人随后。只等元春刚走,湘云的脸色变挂落下来了,鲜见得是不高兴了。宝玉喊了几次都不搭理,最后一次方冷着一张脸问:“爱哥哥是不是看不上我写的诗?不然怎地宝姐姐提点你就成了你的一字师了,我写的爱哥哥就冷着不用?”宝玉这才知道是这缘故,只得“好妹妹”长“好妹妹”短地哄着,又是拉手又是揉脸的,好半天才算叫湘云展露笑颜。

宝钗带着莺儿远远就瞧见了,莺儿难免为宝钗鸣不平,宝钗笑了笑就转头了,却是拐弯向着王夫人的方向而去……

第一百章

宝钗过来的时候, 戏台上正在咿咿呀呀地唱着《离魂》,已然到了尾声。宝钗听着台上传来的戏词, “怕树头树底不到的五更风—禁了这一夜雨—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听到这一句,宝钗心里想着“这场戏姑妈怕不会喜欢”。抬头朝王夫人望去, 果然就见王夫人的眉头皱着, 明显不喜欢, 倒是元春仿佛看得挺入神。

众人都在聚精会神地看戏,宝钗不好弄出动静影响了旁人, 便从一旁悄悄入了座。王夫人先以为宝玉和宝钗在一块儿,便没叫人去找宝玉, 这会儿看见只宝钗一人过来,却不见宝玉。便有些着急。趁着众人看戏时刻, 把宝钗叫到一旁问道:“怎地就你一个?宝玉呢?”

宝钗扶着王夫人的胳膊:“姨妈别担心,宝兄弟跟云儿那丫头在一块儿说悄悄话呢!估摸着一会儿就回来了。”

王夫人肃着眉眼:“难得她姐姐回来一趟,不说多陪陪,还在外头玩住了。委实太不像话了!亏得娘娘那么记挂他,真是混账。”王夫人听说宝玉没回来和湘云在一块儿玩,心里就恼了。她虽最疼宝玉,但元春也是她亲生的,自己也是极为疼爱的。自己这个女儿最是疼爱宝玉, 难得回来一次, 自己这个没心没肺的儿子还在外头玩住了,王夫人可不就恼了。

“娘娘谬赞了,要说出色,论起容貌、才情谁能比得上娘娘您呢?便是府上几位妹妹也是各有才情,我哪里当得起娘娘如此赞誉?”宝钗摆摆手,一副不敢当的样子,又顺带捧了迎春姐妹。便是元春听了,也果然笑容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