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越荀看了看,东西他都不想要,他只想换点粮食。去供销社将鸡蛋只能换成钱,钱买不到粮食,需要粮票才能买到。

镇子上也有吃公粮的人,有的教师,干部,工人等,他们每月有定量的口粮,也只有这些人才有可能拿点粮食换自己想要的东西。

越荀蹲在一边看着,不热情的招呼人,只是观察着,看谁有购买力再去搭讪询问。

“同志,这是花椒,这是辣椒,这是孜然,这是酱油,做菜好吃。这一小包或者这一小瓶换一斤粗粮,怎么样?我还有些鸡蛋,你要是有粮食,都能换。”遇到个穿的体面像是教师的人,越荀叫了他,给他看了自己的存储。

系统每次做饭奖励的调料挺多,相对过剩,越荀将调料分成小包来卖,量和价格都是他自己估摸的。

那人看着有兴趣,想换几份儿,让越荀跟他去拿粮食,越荀胆子大,也不怕他坑人,直接跟去拿了。

“同志,我这里还有三十个鸡蛋,您能换完吗?要是不行,可以跟您的同事问问,都换走了,我就不来回跑了。”到了教室家属院那边,越荀确定这人是个老师后问这个人,借着他把其余的东西给换了。

那人只多余十斤玉米面和几斤白面来换,所以帮着越荀找了同事来。

一斤鸡蛋大约有十个左右,价格在五毛多,一斤精面粉才一毛多,也就是说鸡蛋的价格是精面粉的四五倍,换玉米面这些粗粮的话一斤鸡蛋能换十五斤,若是换红薯那些,能换二十多斤。

这样一换,三十个鸡蛋,越荀换来了二十斤玉米面,其余的用粮票代替了,加上调料换的,有三十多斤粗粮,外加十多斤的粮票。

这个量越荀挺满意的。

越荀跟那位老师说定了以后隔一些天再来找他换,各种票,粮食都可以。

越荀背着东西出来,粮食够了就不准备再去集市那边,找了个地方将装粮食的袋子放进了储物格里,他手上只拿着一个背篓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