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清穿日常 多木木多 2589 字 3个月前

四阿哥心情好看什么都好,此时想起李氏为他做的千里路鞋底和百味调料块——靠这个东西,刘宝泉还得了一百两银子的赏呢。他回头看到李氏穿一身柳叶黄的薄袍子,手握团扇福身拜下,伸手扶她起来,温声道:“你的小脑袋里还真有些巧思,可见心思都没用在正地方。”说着点了她几下。

什么意思啊?没头没脑的?

李薇嘴角带笑,举起团扇挡太阳,道:“爷,去葡萄架下坐着吧,那里凉快呢。”

四阿哥携着她漫步走到葡萄架下,那里摆着藤椅、竹榻和小几。小几上摆着个大肚子的南瓜白瓷壶,旁边两盏白瓷圆杯。

“你一向喜欢这种圆润的白瓷器具,让人给你烧一窑吧。”四阿哥坐下道。

李薇坐在藤椅上,不靠着他免得热。壶里是酸梅汤,知道他不喝干脆不给他倒,让玉瓶拿来铜剪子,亲手去葡萄架上剪了两串葡萄。交待拿去洗干净用井水镇着,一会儿送上来。

葡萄架下虽然意境有了,但还是略热。四阿哥坐一会儿就一身汗,他天生爱出汗,衣服跟着也湿透了一大片。让人看着都替他难受。

李薇道:“要不要进屋换件衣服?这里有今天夏天新给你做的袍子,都没上过身。”当年说要两人一起做汉装,结果做好他就没穿过。可每年做新衣,照样还是给他做,就放在她的箱子里,都有二十几套了。

四阿哥被太阳晒的有些懒了,闻言半天才嗯了声,跟她进屋,临走前指着还在太阳下的二格格道:“没看格格脸都晒红了?快带进去。不许擦汗吃冰水,只把汗湿的衣服换掉就行。”宫里养孩子规矩多的很,四阿哥也是这样长大的,虽然小时候恨嬷嬷和太监管的严,可长大了就知道里面有些事是很有道理的。只这个大汗后不能灌冷水冰饮解渴就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奶嬷嬷们赶紧抱着二格格进屋了。学步车留在了外面正要收,四阿哥一眼看到,道:“那个学步车拿进来给我看看。”

屋里摆着冰山,老房子高梁纵深,阴凉气相当足,所以一进去两人都打了个寒颤。玉瓶等人已经找出了替换的衣服,李薇去屏风后,把外面让给他。

玉瓶找出来的衣服正好是一起做的,他是月白色的大袖长衫,没腰带。她是桃红的大袖子短上衣和月白的大摆裙。在李家时,李薇听额娘和阿玛说过,此时的汉族衣服已经和前朝时大不相同了。

他们现在穿的就是改良版的。

李薇看四阿哥就少个文士帽,穿这身配上他那个头,怎么看怎么别扭。她自己把手往袖子里一缩,矮肩侧身一福,感觉挺像那么回事的。扮上就有那种感觉了,她干脆掩住口,学着戏台上的腔调拉长腔来了句:“公子~~你怎么跑到小女子的闺房里来了?可是那不安好心的贼人?待我叫来家人,将你擒住,送到官府打板子!”

四阿哥也跟着一甩袖,双手往前一揖:“啊,小姐,莫要高声啊。”

屋里侍候的玉瓶和苏培盛都掩住口,禁不住笑了。都是看着四阿哥心情好,又想玩,他们当然要跟着捧场。不然主子演了,你不笑,那不冷场了吗?

四阿哥来了兴致,让玉瓶重新给李薇梳头,看到梳妆台上用的妆匣还是原来那套,问:“那套牙雕的呢?”

李薇坐到妆台前,道:“我怎么敢用呢?收起来了。”

四阿哥:“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要是放在箱子里,我还拿给你干什么?书房那里又不是没库房?拿出来用。”

玉瓶只好忙去开箱子取那套东西,李薇让她慢点,晚上能摆出来就行了。

四阿哥转头去了西厢,铺纸调和颜料,明显是想拿李薇作画了。

李薇配合的梳了个汉家女子的髻,斜坐在屏风前,手中举着个团扇摆造型。四阿哥左看右看,道:“不像,去拿把琴来。”

李薇这里只有琴桌,没有琴。苏培盛看那琴桌也不成样子,赶紧跑回去开前院的库房,搬了琴和琴桌、香炉等一套过来。调好音,净手焚香后,李薇坐在琴前,四阿哥还过来教她摆姿势。

之后,她架着两边胳膊摆出弹琴和陶醉的样子足有一个小时!胳膊最后都要玉瓶在后面帮她托着,她忍不住在心里暗骂:净折腾人!也没见后世有一幅你的画!

最后终于画完了,李薇赶紧跳起来活动快要僵掉的胳膊和腰,走到书桌前,见四阿哥正在题词,老实说他的诗词造诣倒是高多了。

她伸头一看,诗词意境先不提,这一笔狂草好像是一笔下来没有停歇,一气呵成,写的时候他的感觉一定很好。

四阿哥心情好看什么都好,此时想起李氏为他做的千里路鞋底和百味调料块——靠这个东西,刘宝泉还得了一百两银子的赏呢。他回头看到李氏穿一身柳叶黄的薄袍子,手握团扇福身拜下,伸手扶她起来,温声道:“你的小脑袋里还真有些巧思,可见心思都没用在正地方。”说着点了她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