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人赐教。”顾惜朝闻言深深一揖,恭敬道。

杨羽将书翻到‘商学第四’,看着顾惜朝道“依你所言,商方能推动工与农,方能使全国各地之良品美物流通起来,久而久之还能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此言不假,可若此计推行,你又将大宋置于何处?”

顾惜朝听到这话微微一愣,大概是没想到杨羽为什么会这么说。

杨羽叹了口气。

“自战国始,千年来历朝历代皆是重农而抑商,千年来才人不断,怎能没意识到开商道的好处,可顾惜朝啊。”他看着面前青衫男子,就像看见数年前的自己般,不自觉言辞严厉却偏生语调柔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商道大开,只一匹健马来回奔波便可腰缠万贯,这天下还有几人甘于种地?奔波之际人员流动,到时又该如何税收?家产丰厚者买卖官爵又当如何管理?当有人坐拥田庄万顷,即使偷偷收买兵马私建王国又有几人能发觉?魏晋之乱是怎么起的,你莫非想不明白么?”

三国之时,魏成于世家也毁于世家,那些世家坐拥田庄,家财无数,皇帝也难以奈何,若商道一成,天知道百年后是否又会重现魏晋之景。

若盛世也就罢了,只是如今外有金朝虎视,西北尚伏苍狼,贸然开商道只会使外敌进攻时国内百姓借商道之名分逃四散,无异于自取灭亡。

杨羽指尖一拨,翻到‘刑法第三’,淡淡道“从你这里,我看到了商君的影子。”

“无商君无强秦,这句话确实有些道理。”杨羽道“变法之人向来命不大好,你敢将手伸到法上,已是英勇。”

古有商鞅近有王安石,不得不说,顾惜朝倒是真的为国为民。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杨羽道“这话是商君说的,昔时他为执行新法不惜劓公子虔,黥公孙贾,可时至今日,这一条反而愈发没人做到了。”

“商法,农法,皆易伤权贵利益,想动他们,不是你一个被打成布衣的探花郎和我这小小的御史中丞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