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俺估计咱们村以后还得来人,而且你想不接都不行。咱想送走人啊,难。”

柳贝贝疑惑的说道:“那我二哥说这话的时候,您为啥不阻止。”

村支书看着柳贝贝得意的笑道:“丫头,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就是战术。咱得让他们知道这是咱们的地盘,是谁说了算的,这不是他们能随便指手画脚的地方,惹得咱们不高兴了,就能往外赶人。得压压他们的气焰。”

柳贝贝是真的不懂里面还有这说法,她冲着支书竖起了大拇指。

柳老太摸摸闺女的头,说道:“你还小,这些不懂也正常,你以为为啥你二哥等到今天才去知青点,这里面啊,都是有道道的。”

柳贝贝赶紧漏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看的在场的大人都哈哈笑起来。

支书媳妇赶紧把柳贝贝搂在怀里,笑着说道:“还是三婶有福气,这闺女就是好,光看着就心情好,别说还这么贴心。”村支书媳妇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也没有。她倒是有孙女,只是孙女到底隔了一层。

柳老太接着就说闺女有啥好,紧跟着就夸起了支书家的儿子孙子。

第 57 章

因为村支书脸色确实不好, 柳老太和柳贝贝并没有坐多久就回去了, 临走的时候支书媳妇给柳老太装了点自家院子里种的苦瓜。至于柳老太篮子里的jī蛋, 她又给退了回去。收些野菜不算什么,收人家jī蛋就有些过了,再说她家也养着母jī, 平日里也不缺jī蛋吃。

白天下地累了,回到家柳贝贝就准备上chuáng休息了, 临睡前她嘱咐柳老太早点喊她起chuáng,并且注意村里的动静。

黎明时分, 寂静的村子里传来一声高昂的尖叫声, 接着就是jī鸣狗吠好不热闹。

临近知青们住所的几户人家都被吵得火气大,有那脾气bào躁的从chuáng上爬起来跻拉上鞋子就往知青大院走去。他走到门前一边使劲猛拍大门,一边打骂道:“这一天天的还有完没完,大早上的瞎嚷嚷啥?”

大汉话音刚落, 门就被打开,从里面连滚带爬的出来几个知青, 大汉凑过门缝一瞧, 里面的知青都在慌忙的穿衣服往外跑, 他感觉到不妙, 拉住跑到身边的知青, 说道:“大早上的, 你们知青这是又想搞啥?”

出来的是个少年男知青,他的脸上还有些惊魂未定,被大汉拉住他还想着往前跑, 只是他力气不如大汉,跑不动。少年哭丧着脸哆哆嗦嗦的说道:“大、大叔,您、您能不能,先,先让开。”一想起刚才看到的,少年就觉得自己浑身发痒,他就恨不得在自己身上挠几下。

“哎,俺说你们知青也真是的,天天闹腾,俺们gān了一天活很累了,你们就不能消停几天?”这一会儿功夫听到声音的人差不多都到知青大院了,他们虽然不待见知青,可也真怕这些人出点啥事,尤其是刚才那叫声忒凄惨。

也许是人多给了少年勇气,少年终于站起来了。还不等少年说啥,里面又走出几个知青,其中唯一的女知青说道:“不是我们要闹腾,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徐媛媛和刘蒙还有二丫的身上起了好多红疙瘩,尤其是徐媛媛和二丫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女知青想起她看到的,那脸上红红的一片,就忍不住恶心想吐。

大院里虽然房间不少,但是村里只给收拾出来三间房,他们男人人多分到两间,女生本来四个人一间,后来多了个二丫变成五个人。也许是被昨天柳有银的话吓到了,今天大家都准备早起争取好好表现,谁知道她们点上蜡烛之后就看见睡在旁边的人一脸红斑,一时受到惊吓这才忍不住高声尖叫起来。

徐媛媛就是那个昨天跟柳贝贝吵架的女知青,刘蒙一向都是跟着徐媛媛同进同出的。还有一个女知青就是当初喜欢郝博文的古兰了,加上门口这个知青正好四个。

女知青说完,男知青也开口了,“我们屋的郝博文也是,后背上全是红斑,脸上也有,吓死我了。”

围观的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说道:“谁知道真的假的,万一又是你们不想gān活找的托词咋办?”

又有人说道:“甭管真假,这事还是得告诉支书、村长,看看他们咋说。”

人群你一句我一句的,指着知青们议论纷纷,有人看见知青想往外走,不乐意的说道:“哎,哎,俺说你们瞎跑啥,谁知道你们是得了啥病,万一传染给俺们怎么办?俺们村这么多年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事。”

“就是,就是,不能让他们离开。”

村民们自发的围成一圈,也不靠近他们,就是让他们别出知青大院。先前伸手拉了一把男知青的大汉,这会儿也吓得汗毛直立,赶紧回家洗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