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全歼K1A1

国家意志 野狼獾 2135 字 2022-09-08

尹中校被眼前的景象气炸了,他发现对手抓住一点点可怜的优势,不断地痛打自己。强烈的情绪终于跨过了最后的理智,他下令所有坦克必须冲下山谷,务必全歼敌人。

他本人的坐车留在最后,不是害怕被击毁,而是为了督促那些胆怯的印度车长往下面冲。

这期间,山下的中国坦克并不恋战,它们开始倒车。与以往夜间演习的经验不同,三次射击后积累起来的热量在风雪中消散的很快,尹哲熙看着目标从热像仪中渐渐消散,最后消失在一片噪点当中。他狠狠地锤了一下指挥仪,感觉到头部伤口的疼痛开始加剧,于是从腰间拿起酒壶,灌了几口白酒,他相信这有利于更加清醒地指挥战斗。

“你们别害怕,那些坦克只有我们的一半重,根本打不穿我们的装甲。相信我,只要冲下谷地,我们就所向无敌。”

他长期担任联络军官,英语不错,大部分印度车长能够听懂他所说的大概意思,当然印度车长们也还记得,刚才他也说过只要爬上山脊,就能利用韩国坦克无敌的俯角,消灭敌人。听起来这个人说话,并是不怎么靠谱的。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的炮击已经展开,势头渐渐压过了印度从达拉克打过来的炮弹。最终炮战变成了弹药基数的简单比拼,梅内亚姆集团正在两线用兵,又缺乏有效补充,达拉克地区发射的火力上渐渐难以为继。

中国的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利用阵地海拔上的高度,以密集的火力向着早就标定的列城外围碉堡群展开炮击。列城地势低洼,除了北侧有山地遮挡,没有其他的屏障。另外,由于地处高原,运输困难,大部分堡垒的建造都达不到设计标准,至多只能抵挡1至2发大口径炮弹。而中国炮兵将在白天到来前,向该地区发射至少6千发各种炮弹。这样的火力密度,注定是自诩打惯了高原炮战的印度炮兵没有见识过的。炮火准备一开始,就将列城最近2周时间,集中人力修修补补重建起来的表面阵地打了个稀巴烂,但是炮火并没有落到列城的机场上。守备列城的第8山地师炮兵旅旅长预感到,敌人对列城的攻击,应该不会太远了;大概大雪停下来的时候,最后的时刻也就差不多了。

尹哲熙率领剩下还能打的17辆坦克隆隆地冲下山来,距离列城的炮声越来越远,他自己制定的不可脱离机修部队2公里的作战准则,被他自己抛诸脑后,整个过程中,竟然又有1辆坦克报告齿轮箱无故损坏,简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中校心想,一定是印度人粗暴驾驶造成了这种无法排除的故障。机修连的那些t62底盘改装而来的1977修理车,不可能将停在陡坡上的坦克回收,大雪一停,敌人的无人机就可以轻松把停在山坡上的坦克干掉。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韩国中校只能豁出去了,损失已然不小了,也不在乎再多这么一辆坦克,他如同一个赌徒,趁着还有赌本,渴望着一次性翻本。

中国坦克与k1a1的热像仪水平大致持平,不过对手的发动机一直在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可以在远比中国坦克的远的地方被观察到。

贺凡停留在较高的地区,等着敌人向2连猛扑过去。他发现这名印度指挥官绝对是一名冲动型的人物,几乎完全按照自己的剧本闯进了口袋。他觉得用3个连对付这个莽夫太多了,于是下令在山谷东端待命的3连设法从其他山口绕回去,将一路抛锚等待修理的印度坦克全部干掉,如果列城附近再有步兵战车集结,附带为炮兵指示目标。

第3连是他最弱的一个连,目前只有8辆战车,且作战经验不足,让他们欺负一下掉队的敌人似乎可以很好地练兵。

无需借助夜视设备,敌人坦克在谷底行驶发出的巨大噪音远在1公里外就能听见。贺凡埋伏的朝北的迎风坡上,凛冽的寒风席卷着大雪,短时间内,就差不多将1连的坦克外部全部遮挡起来,以至于车长们必须不断地钻出来将挡住各个观察窗口的雪清扫掉。当然将坦克半埋在大雪里,确实可以很好地隐藏自己。

这场雪并不在贺凡的计划中,不过他决定因势利导,修改计划,将自己直接藏到敌人的眼前。这样就可以省掉很多的周折和不必要的伤亡,在原定的计划中,有很多可以跨越的起伏地带可以用来与敌人周旋,但是也会因为大雪覆盖而造成变数。

他静静地等待敌人从眼皮底下过去,不忙着开火,顺便数了数,一共有多少敌人战车。

他利用充分冷却的热像仪,观察由远至近的敌人车队,一共16辆战车,比情报显示的少一些,这当然不奇怪,很可能有一些坦克因为故障无法出动,或者列城还留着一个连。

很快从东面远路包抄的3连就报告,在山脊的南北,一拱发现4到5辆故障中的敌人坦克,大部分不能动弹。列城方向出动了由4辆牵引车和多达20辆卡车组成的修理部队,正在靠近,似乎可以等他们到了,一起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