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选贤举能唯步骘也

王融若有所思,他跟徐奕不同,他们举家来庐江,刘枫越强盛,他们便越好。

尤其是,他儿子王祥年纪轻轻,便被刘枫委任九江太守,这是何等的魄力?

他对刘枫也来了兴趣,他有才有能力。

王祥似乎就是继承他的性子,他一直不愿意出仕,几度拒绝朝廷任命。

他儿子,王祥原时空也是这样的。

王融可不知道,似他这等大才。

一旦到了刘枫面前。

想要在刘枫麾下安心养老,不存在的,直到他出仕,都不敢置信,他出仕了。

还颇为欢喜,就好像,这些年拒绝出仕的人不是他。

朱氏非常诧异的问他:“他说了一句:这天下,还是主公懂我啊!”

连,九江的王祥收到老爹出仕的消息,都不由不修书一封,问刘枫怎么做到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就说步骘与徐宣越聊越投机,步骘才知道。

原来这位兄台刚刚在酒肆饮酒买醉,所愁的事情还是他想要投效曹操,而广陵太守陈登想要招募他。

他犹豫是在家乡,广陵郡任职,还是前往许都,求个一官半职。

步骘不愧是步骘,选才举能,不光是选,还是举。

识人善举,不光是识人,识人可谓重要,但能举荐人。

举荐者愿意被举荐,并不是谁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君不见,很多人给朋友介绍工作,人家不愿意,而步骘最强的在于,他看上的人才,人家就愿被他举荐!

为何?无他,不会担心被坑,也不用担心同僚不好相处!

只听步骘开始1、2、3、4、5,,站在徐宣角度,为徐宣一一分析。

投曹公的好处。

投陈太守的好处。

不能光说好处吧?说完好处,还有弊端。

他就这样一点点抽丝剥茧的把投靠两人利弊分析了出来。

比如,曹操,爱才啊,我步子山在前往许都,进献宝物于天子汉献帝。

没见到汉献帝,被带到司空府,面见曹公,曹公一拍手允诺了可以,连天子面都不用见。

曹公当时见吾有些才干,出言相招,吾若不是早已投主华亭侯,必然俯首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