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讨论檄文刮目相待

“没关系,各抒己见,用主公的话来讲嘛,这教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法。”

摆了摆手,刘晔没有在意,说话间,他把目光看向了另一个人,伸手抱拳道:

“宋先生,不好意思,孙策十万大军压境,事关庐江存亡。

在下不得不重视,只好按照约定将你请来。不知,你有何看法?”

张勋陆勉杨弘全部目不转睛的看向宋先生,他们跟徐奕不同。

他们都知道,宋先生是何许人,毕竟绑宋先生回来,也有张勋一份功劳。

“军师,宋某跟张将军和徐功曹一个看法。

虽子纲兄前番去许都,被曹操留任,不在江东。

但尚有文韬武略皆是上上的子布,又有谋主子正辅佐,而吴侯也是纳谏之人,必不可犯下这等错误。

再说了,哪怕他们劝说不了,文武双全的周郎公瑾,必会极力劝说,吴侯就算不听别人之言,也会听公瑾之言。

如今,吴侯这《讨贼檄文》,我着实没有想到,有点出乎意料,出人意表。

我离开江东已有数个月了,还真摸不清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过,用主公的话来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此间,必然有诈,军师不可不防啊!”

闻言,见众人看来,宋覃微微苦笑着,但他跟刘枫有言在先,事关庐江安危。

他还是信守诺言,将自己知道的一一说了出来。

好在刘枫也好,刘晔也罢,从不让他为难。

他不愿意说的,关于江东一些隐秘之事,也从不会非要他说。

“军师,别光听我们说啊,你呢?有什么推测?”

听完众人发言,张勋问道,在他看来,在场的众人,所言都颇具道理。

但军师一直以来一针见血,一言即中,还是令人信服的。

“我倒有个猜想,这般大胆的主意,很有可能是我那老友鲁肃鲁子敬,他用的策略!

正如张将军之言,有道是浑水好摸鱼,表面看似一旦檄文传播天下。

待大家回味过来,孙策那厮名声必会有亏,得罪他人。

实则他去岁兵败就已经不负盛名,至于得罪人?能有好处又有谁在乎?

而若是借用此檄文,令天下诸侯,纷纷效仿之,操戈而战,何尝不是中正他们下怀?

有什么比名正言顺师出有名的攻伐,还好的?”

刘晔的话,众人深思一番,不住的点头,赞同不已。

至于那封劝降信,没有人关注。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