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张昭举才弘咨荐贤

前阵子鲁肃提的《榻上策》,颇和心意,鲁肃又和周瑜是好友。

他和周瑜又是总角之交,便一直没有把鲁肃当外人。

孙策喝着酒,借着酒兴,把此事和二人一说,鲁肃想了想道:

“肃不才,愿意为主分忧,但需借主公一点名声,一个不好得罪其他诸侯。”

当下鲁肃把话说完,他并没有学习陈琳,因为刘勋追随过袁术,孙坚孙策又何尝不是?

从跟上来讲,刘勋乃琅邪王之后,更高贵。

若学陈琳那样,骂曹操一家几代,而袁绍身份不凡,乃四世三公之后,追溯几代,骂谁都行,但孙策不行。

侍奉汉室掘墓人,伪帝袁术,就是绕不开的污点。

“伯符这不妥吧,一道檄文搅动天下大乱,必被人不耻啊……”

周瑜眉头大皱,连忙劝阻道。

哪想,孙策毫不在意的道:

“公瑾子敬区区薄名而已,只要我们得地,得到实惠就好。

而且现在天下还不够乱吗?

不若,在添一把火,让这大火烧得更旺!

诸侯们互相攻伐,只会角逐实力强的诸侯,这样一来,反而诸侯治下之民,过的更好一点。

至于得罪其他诸侯?

呵呵,也就是被其他诸侯打败,实力不济的诸侯对我有意见。

诸如被我们打败的刘繇、王朗等败军之言,他们的意见,又算得了什么?

曹操和袁绍大战,此等难得一遇的天赐良机。

若是我们北方分出胜负,而我们还蜗居一禺,怕是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时不待我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公瑾,子敬!”

这番话,周瑜一听,也对,确实,这讨贼檄文,最大影响的也差不多就在这搁着了。

他就这样被孙策慷慨激昂的话,给说服了。

顿时,鲁肃“唰唰唰”,当时就做出了《讨贼檄文》。

看完之后,孙策神色复杂,最终,一狠心道:“大善!”

当即,孙策传召众文臣武将讨论这份讨贼檄文,张昭诸葛瑾等人开始是有反对意见的。

孙策同样以说服周瑜的那一番话说服了众人。

每个人这才意识到,这一次的重要性,和时机的多么难寻。

时机。

仅此一点,众人皆服,不再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