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相持对峙并无大战

而郭图也是好生了得,下明上意,仅仅从一句“吾知道了”。郭图便告诉元城县令上报之人,大军交战,一切从简。

因为这个一切从简,也因此,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郑玄之死,跟袁绍脱不了关系,愣是把此等影响恶劣大事,化到最小。???c0

其实,也不然,若不是袁绍有四世三公之名,大将军为依仗,换做谁,都很难受得了,迫害大儒之名!

哪怕是司空曹操,虽然杀害不少名士,但那些人没有一个,可比拟郑玄这样重量级。

但,也不得不说,郑玄的死,除了在青州,北海一代造成影响比较大,其他地方,似乎也没多大影响和波澜。

毕竟,说到底,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年代,活着,都不容易了。

能读书识字,学习的,就更不容易了。

期间,袁绍也接到过,远在千里之外的沮授的密信,信上表明华亭侯刘枫,坚定的曹操铁杆,结不了盟。

他还在石城做最后的努力。而袁绍见此,与郭图许攸等人一番合计,让他在石城多待一阵子,想想办法。

等他们率军大败曹操时,相信刘枫便会有新的结果!

此刻,袁绍等人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这一封回信,在接下来刘枫收服沮授,取得多大进展中,有多重要!

也间接又帮了,刘枫多大的忙?

当然了,他们哪怕知道,恐怕,也不会觉得沮授又有多重要?

否则,也不会将其,外派出去,袁绍更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对沮授进言一律不纳!

还不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沮授之谋,算不了什么?

但实际上,他们的计谋加起来,都不如沮授一人之谋,可叹到现在,无人发现这个事实。

或者,有人发现,但接受不了,比如袁绍,宁愿不采纳,也不想给沮授提高声望的机会。

实际上,换个角度来想,又何尝不是,他自己作为主公,怕被夺权,不自信的表现?

毕竟,袁家,在大将军何进时,扮演的角色可不光彩!

乱汉者,表面看似和董卓也好,大将军何进引狼入室有关,可归根到底,也跟他袁绍脱不开关系。

而袁术,更是第一个称帝,掘开大汉根基的第一人。

这也是,袁绍反感的沮授的一点,他不光为了面子,还有自己说不出的私密。

那就是,他在袁术称帝后,袁术败亡之际,表示愿把帝号让他,袁绍见信表面不声张,但他心里求之不得。

还暗中指使主薄耿苞,为他袁绍,找到当皇帝的依据,或者说,异象,来推动此事发展。

但那一次,他向军府所有僚属们,几乎包括沮授、田丰在内,所有人全都投了反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