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469、我以我血荐轩辕!

而灵帝在位时期,重用鸿都门学以辞赋、书法而长,太学之士受党锢影响,而轻之,

却以桓帝取士之法,两年一试,不中,可继续考……

不似主公这样,考试成为常态,如此密集考试……

灵帝创鸿都门学,家师曾言,太学鸿都门学,各有优劣,取两学之长,方为大道正法!

今子尼,观主公创百家学院,欲取太学与鸿都门学之长乎?”

笑过后,国渊激动无比,双目放光,猛然拍手高声道。

他想的比较多,他从试卷,想到了,曾经辉煌无比的太学,和被汉灵帝重用的鸿都门学士子。

刘枫微微一怔,若非国渊这般普及,他又哪里知道太学事儿,就更不知道鸿都门学了。

好家伙太学以通五经,列等而取士,已经初具科举考试制度了,但太偏了。

发展到汉灵帝这,改取士鸿都门学学子,鸿都门学皆以书法辞赋。

若真如国渊之言,太学和鸿都门学各有优劣,取二者之长,而用之,还真能行。

说起来,灵帝这时,已经诞生科举制度雏形,或者说产生了萌芽。

但,历史开了个玩笑。

大汉的以孝治国,近乎病态,举孝廉,已经深入人心。

历史上,曹操唯才是举,抑制对抗世家。

到他儿子曹丕篡汉,陈群首倡,曹魏采取九品中正制度治国,人分九等。

以家世、道德、才能取才。

这个制度,也为司马家在曹魏做大,后来篡魏打下了基础。

而司马家将这个九品中正制发扬光大,但立国百余年。

九品中正制,选举人才,这项权柄标准,把持在世家门阀手中。

从此,取才变得,只看家世,不看道德,也不看才能。

于是,司马家治国短短百余年,汉人遭殃,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那是汉人最黑暗,最惨无人道的时刻。

一部汉人绝境求生史记。

泱泱华夏,四分五裂,五胡十六国,暗无天日兮。

五胡乱华,绑汉人为羊,烤而食之,惨绝人寰兮。

亡族灭种时,《杀胡令》为引,燃尽汉血,誓杀胡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