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501、藏书布局,网罗书籍

此时,他正跟张机带着最后一批医学院学子,参观了藏书馆内的布置。

他一边张机交流着,耳边时不时传来,学子们各种惊叹之词。

他微微笑着,并没有说话,偶有瞥见有学子怪异慌乱,他有些诧异,却也没有在意。

自豪的介绍着郑玄公藏书馆,这完全是刘枫按照计算机尚未普及,电子化还没有取代时,一些大型图书馆进行布局。

可以说,这个藏书馆,在整个大汉独树一帜,不是说它多么新奇。

而是它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制定了一套标准化、可行性的运行规章制度,最重要一点是对外开放!

追溯起来,图书馆早在周代‘盟府’的出现,就有萌芽,而老子李耳,就是历史上第一个图书馆长。

那时候在周朝不称馆长,而是守藏室之史,简称守藏史,俗称史官。

此前,图书事业,一直发展很慢。

据记载:大约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他反对当时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而此时,作为当朝丞相李斯则加以驳斥,并且,他主张百姓禁止以古非今,更不可以,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有私藏的《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焚毁。

对于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

并且,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此乃“焚书”。

这事,有利有弊,弊端就是图书事业受到空前打击,但在书同文,车同轨、币同制、行同伦,统一度量衡。

并为统一文字,统一思想,大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

说起来,汉初时,皇家就已经着手大量网罗收藏珍贵典籍图书了。

开国之相萧何,更是在宫内专门督造设置了,用来收藏书籍的石渠阁和天录阁。

这也是人们常常把皇家藏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