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告别

话语里暗藏的怒火,更是仿佛立刻会喷然而出,叫旁人听得心惊胆战,生怕引火上身。

只范直隐倒是平静,只应道:“关胜抗旨,自然罪无可赦,只是那祝家一对兄弟,不过平白挂了个副将名号,却是连着河北都未去,陛下何必牵连与其?”

就赵佶心里,他其实是不在乎范直隐这句谏言的。

老实说,祝家兄弟的事情,他还当真不知。

其下圣旨,只说关胜副将皆要下狱,又哪知其中还有两个压根没去的。

他赵佶也不是不知道理的人。

不相干的人物,他又哪里会冤枉的?

只是却也没半个人说的此事,这才搞了一出乌龙。

范直隐说的此事,要是没有前头那些传言,他倒是当真觉着是忠臣明谏。

然前头既已有传闻,说范直隐早早掺和进了此事,那赵佶就不得不多想一些。

低沉眼眸,直勾勾看着那范直隐的目光,仿佛欲要直视人心底一般。

一般人被当朝天子这么盯着,那是没犯事的也不免心虚。

好在范直隐性格沉稳,不慌不忙,只淡然回视,直一副问心无愧的模样。

赵佶没能看出破绽,终于开口问道:“朕前头闻说,百姓里言朕只拿关胜,不动关家,乃是心中有愧。”

“此事却与你有关,可当是真?”

问的此事,却见范直隐也终于拜应道:“若是只抓那关胜,必要留下后患,此事本想与陛下禀告,却不知是如何传了出去。”

“此属我之过,求陛下降罪。”

这话本来是破绽百出的。

你说要真觉得会留下后患,便是与赵佶禀告就是,何必遮遮掩掩,先要流传了民间去?

只是眼下,范直隐这认罚态度,倒是有些出乎赵佶所料。

犹豫片刻,却还是最终狠狠道:“此事即已如此,虽无心之过却也难逃罪责!”

“收押大理寺,着三堂会审!”

通常来说,只要收押入了大理寺,那基本都是前途堪忧了。

然范直隐听得却未有求饶,只又拜应:“罪臣领旨。”

旋即朝着那赵佶是结结实实的叩首三下,叩首之声,叫人听得清晰无比。

等再抬起头来,额头之上已然带的些许血丝,可见那叩的有多大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