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凡事太尽,势必缘分早尽

我是明末搬运工 茈茵 1173 字 2022-09-09

“可以从商!”

李与不假思索道:“送你的那两种东西我能弄到不少,卖这些东西能不能赚钱?”

戒指里面还有不少东西,李与不知道大概能值多少钱,也不知道什么东西值钱。

“应该可以!”

红娘想了想:“那种镜子虽然我没见过,可是卖二两银子想必不难。”

她以前见过人家的铜镜,不止样式笨重,还模糊不清,跟李与送的镜子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

“二两银子?”

李与简直有点不敢相信,在这呆了几天,他对明朝的物价有所了解。

一两银子能换一千文钱,在二十多年以前还能买三百七十多斤大米。

这几年来河南连年受灾,加上义军四起,物价尤其是粮价不断飞涨,现在一两银子只能买到四十多斤大米,涨了近十倍,放到现代差不多一百块钱。

也就是说两块钱的成本,一百倍的利润,绝对是暴利。

物以稀为贵,赚这么多,倒也不足为奇。

关键问题是供应量多了,价格就会下跌,再说从现代带来也不容易。

“可能少了……”

红娘不太确定的道:“像这种极品镜子,只有那些有钱的人才会买,三两五两,那也说不定!”

她四处奔波,少有积蓄,哪里会买镜子,又怎么可能知道具体价格?

红娘看到李与惊愕不已,还以为自己把价格说得太少。

“那就行了!”

李与欣喜的道:“只要能卖掉一面镜子,差不多就能顶一个月收入!”

他听说七品县官每月的俸禄才三两银子,当然不算贪污和其他补贴,一般人才一两银子左右。

要真是这样,卖镜子就可以赚到不少钱,至少比戏班卖艺要强得多。

“买这个镜子要多少钱,很容易买到吗?”

红娘心动地道:“如果能随时买卖的话,肯定很赚钱。”

她不知道镜子成本多少,货源稳不稳定,就想问清楚,能不能去做。

“价格很低,要几天才能把东西弄过来!”

李与耸耸肩:“现在手里还有三面镜子,其他的东西,也还有一些,若能卖掉,可以再去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