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装备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598 字 2022-09-11

步兵的训练则要简单一些。每天走队列、组方阵是必须的,跑步也一样。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学习怎样保养枪械,怎样瞄准,怎样打排枪,怎么用一把小锹在十几分钟内挖一个单兵坑,怎么投弹……对,除了射击之外他们还有一项训练,那就是投弹。练习弹是一截削成木柄手榴弹形状的木头,弹体那一头包着铁皮,份量跟手榴弹是一个样的,大家就按着李思明教的投掷技巧使劲投出去,投得远的有奖励。不光是投得远就算了,还得学会蹲着投,趴着投,躲在单兵坑里投,躲在战壕里投,躲在墙角后面投……在姿势规范的前提下投得越远越好,越准越好。此外还有拼刺刀训练,一招一式都是李思明教的,招数不多,半天就全教完了,但每一招都极为狠辣,挨上一下不死也是重伤!这个同样每天都要练,而且李思明还会随机抽一些人,一对一的对练,赢的有奖励。可能是冬季太长太无聊,那些家伙又是出了名的好斗,一来二去也上瘾了,隔三差五就摆擂台,擂台规则跟维京人的单挑差不多,觉得自己不含糊的就上去,向对手挑战,受到挑战的只能迎战,不能拒绝,拒绝者必然会被嘲笑!

然后戴上护具,拿起木枪,开打。打倒了一个,马上就会有另一个上来向你发起挑战,就继续打吧。这里可没有什么计点取胜,取胜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对手丧失继续打下去的能力,或者直接认输,所以每赢一场都是相当困难的,最惨的是赢了一个后面还有一大群等着挑战你,再累也得咬牙坚持,如果回避挑战,甭管你之前已经击倒了多少对手,都是会被嘲笑的。

很野蛮,对吗?

野蛮就对了,军队从来都不是彬彬有礼的地方。

第1团有个特别猛的家伙,他创下的纪录是捅翻了二十七名对手,最后力竭被捅翻,在医院里躺了整整三天。他得到的奖励是三十块银元和连长的军衔,这等重赏让所有士兵打了鸡血似的嗷嗷叫,练习拼刺就更狠了。

但拼再狠他们的训练时间也只有一个月,后面还有两个团等着开训呢,想再次训练?那得等到明年冬天了。解散之前李思明特别叮嘱:“回去有时间的话要经常练练,明年冬季开训之前要考核的,成绩优异的话重重有赏,退步的话就等着挨鞭子吧!”

哦,重重有赏!

民团的士兵们实在太喜欢“重重有赏”这个词了,他们可是见识过李思明的大方的,所以回去之后没有一个放松,在农场外的空地里到处都能看到他们苦练射击、投弹、拼刺刀、徒手格斗的身影……直接后果就是这个冬天做火药生意的商人发现自己的火药非常畅销,差不多是供不应求。

另外两个团的训练时间也只有一个月。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盐城十一月二十日左右就入冬了,第二年二月底到三月初小麦就返青,必须在二月底之前结束训练,又没有办法让三个团同时开训,只好每个团训练一个月啦。

不过,用德国佬的话来说,他训练一个月顶了人家三个月。

想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光是有好的训练是不够的,还得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不然训练再严格,扔给你一支燧发枪让你去打你也很难打得赢。李思明白天忙着操练士兵,晚上则着手研究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什么的其实挺好办,欧洲各国都憋着劲千方百计往中国卖武器呢,只要有钱有权,弄一千几百条甚至几千条好枪那根本就不算个事。美国的春田步枪,德国的毛瑟,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法国的伯赫提那,沙俄的莫辛纳甘……要多少有多少。宋雨薇拍胸口说只要钱使得到位,同盟会可以在一年之内搞回来至少一万支春田步枪!李思明撇了撇嘴,对她的提议浓厚的不感兴趣。

“那种步枪不适合我们的部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