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对话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566 字 2022-09-11

李思明说:“都说了,那是过去式了!以前游牧民族还让人闻风丧胆呢,现在谁还把他们当一回事?老兄,时代在前进,技术在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蔡锷哑然失笑,说:“那倒是。如果让你来,你会怎么解决他们?”

李思明说:“我?很简单,南北分化,逐一击破。”

蔡锷说:“说仔细点。”

李思明说:“简单的说,就是先解决北方的土地问题。你也知道,中国大半的耕地在北方,但七成以上的税源在南方,北方土地兼并最严重,农民快没活路了,南方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这就给了我们逐一击破的机会。让我来的话,我会先将北方的耕地全部收归国有,按人头分给农民耕种,农民只有耕种权,没有买卖土地的权力!”

蔡锷饶有兴趣的问:“你就不怕北方地主造反?”

李思明说:“北方以平原为主,一马平川,无险可依,他们不怕死的话只管造反好了。第一阶段只动北方的,不动南方,想必南方也不好说什么,税还是得照样交的。在北方大平原上,有十几万精锐部队,有南方提供的税源,还有无数渴望土地的农民的支持,我就不信摆不平那些地主!”

蔡锷抓住了重点:“你是说,先拿平原地区开刀?”

李思明说:“对,先拿平原地区开刀。东四省、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这些平原占总面积一半以上的省份是最好开刀的……”

蔡锷无奈的打断:“江苏、江西不是北方的!”

李思明嘿嘿一笑:“意思差不多就行啦,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他用手比划着:“咱们可以从东四省开始,东四省平原辽阔,一望无际,而且地广人稀,地主根基并不深,是最好捏的软柿子。咱们可以先在东北实行土地国有化,一边鼓励中原地区无地的老百姓移民东北,一边大办国有农场,一来可以减轻中原地区的人口压力,二来,东北的农业发展起来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就有了一重保障。等东北那边搞定之后,就轮到河南、河北、山东了,这些省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是无以伦比的,哪个敢阻拦咱们就出动军队帮农民去揍他们。搞定了这几个省份,就轮到江苏、江西、安徽了,这几块是硬骨头,地方宗族势力根深蒂固,而且民风剽悍,尤其是安徽和江西,山林多得很,地方宗族打不过就往山里钻,很头疼的,得有耐心,更得狠心才行……”

他绘声绘色的讲述着自己打土豪分田地的构想。简单的说就是先挑经济落后、平原面积又大的地方下手,平原面积大意识着耕地多嘛,这是大肥肉,一口下去一嘴油。最妙的是平原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依,地方宗族势力想起兵造反,分分钟被抡大米。而且华北、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可以用一些小矿藏的开采权来换地主手里的土地,给那些开明的地主一点补偿,以降低反抗的烈度。挖矿可比种田赚钱多了,是个人都懂。

等摆平了平原地区,就轮到华南、西南地区那些多山少田的地区了。这些地区农村偏僻而闭塞,地贫民顽,地方宗族牢牢把持着农民的一切,不好搞。不过,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搞到手并且初步开发好之后,国家的粮食安全已经有保障了,更赢得了全国一大半人的支持,这可是泰山压顶之势,不信收拾不了那几块茅坑里的石头。

“一切顺利的话,十五年之内就可以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了。只要严格执行土地国有政策,中国将再无土地兼并之患。”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