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疯了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604 字 2022-09-11

老宋说:“他啊,算得上是我所遇到的年轻人里最有野心,同时也最有能力的一个了,同盟会那帮大佬家中的后辈跟他一比简直就是个渣!”

年轻人颇为好奇:“他真的在短短两年之内让贫穷的淮安变了样?”

老宋说:“那倒没有,真没有这么夸张,他花了两年时间,也只是让六万多户人过上了小地主那样的生活。”

年轻人:“……”

这比让淮安府变了样还要夸张好吧?毕竟政绩再好的官员也不可能在短短两年之内让六七万户原本一无所有的人过上小地主那样的生活!

什么叫低调炫耀?这就是了。

不过,炫耀归炫耀,老宋真没吹牛,现在淮安、盐城农场里的工人过的确实是小地主那样的生活。他们每个月包吃包住,每个月有一两银子拿,未满十四岁的孩子一律进学校读书,如果家里有民兵,每年还能多拿三四两银子的冬训费。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收入,这种收入主要还是来自土地。农场的土地普遍是一年两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田地都要一年两熟,这就给了农户一些自主选择的空间。比如主盐城的棉田,普遍是在七到八月采摘,摘完棉花已经差不多九月了,种水稻肯定是来不及了的,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自由发挥,种上土豆、萝卜、白菜之类的生长迅速、产量又高的作物,然后通过海运卖到上海去,这个是净赚,所得不必上交农场,多劳多得,却可以使用农场的农耕机械,美滋滋。再比如说亚麻,这玩意儿生长周期一般为四个月,三月上旬种下,七月上旬就能收获了,这个时候再种水稻也嫌迟了一点,但地荒着又可惜,这个时候亚麻种植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种上自己喜欢的庄稼,有比较头铁的种上小米,要抢在下雪前收获一季粮食,有稳健派种上红薯,自己吃不完可以卖给淀粉厂制淀粉,也有些狠角色种上草莓……反正甭管种上什么,收入都是自己的,农场不会管。

当然,亏了钱也是亏你自己的,农场同样不会管。

农场的工人那是相当的浪,什么都敢尝试一下,比如说种草莓,这是相当冒险的,国内种草莓的实在太少了,失败者不在少数。但愣是有那么多人敢于去尝试,失败了就失败了,无所谓,反正农场包吃包住,就算亏掉裤子都饿不死。可万一成功了……那就是大赚特赚啊,这种诱人的水果实在太受城市居民的喜爱了。他们提供的农产品把上海、南通、苏州、杭州这些城市的有钱人的生活妆点得丰富多彩,而那些有钱人掏出来的钱也把他们的钱包塞得鼓鼓的。不得不说,就算是小地主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比得过那些农场的工人,这不,这两年干脆把自己的土地卖给农场然后到农场去当工人的小地主多达上百位,他们表示当农场工人比当地主省心,而且吃住都更好!

李思明对这些小地主的觉悟大加赞赏……当地主哪有当农场工人爽啊!当地主可是要被人斗的,而当农场工人,虽然过的日子跟小地主差不多,但只有他们斗地主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