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援军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643 字 2022-09-11

李思明说:“赶紧让他们过来,我这边快撑不住了!”

宋雨薇说:“我这就让他们出发……对不起啊,我们动作太慢了!”

她很清楚李思明那边有多缺人手,这不,连根本就没有接受过基本培训的妇女都上了。在这样命关头,他们用了整整十天才招到这么点人,真有点儿过意不去。

李思明说:“已经很快了……上海跟淮安府的情况不一样的,能有这样的成绩我很满意了。”

确实算快了。淮安、盐城各大农场都实行军事化管理,每一名农场工人,不管有没有摸过枪的都算是民兵,命令一下立即集结,没有半句废话。上海就不一样了,那是人家的地盘,哪怕是陈其美这个地下皇帝都得老老实实找各大医院的院长谈话,开出让对方满意的价钱才能从医院里挑人,而就算过了院长那一关,被挑中的医护人员也不见得愿意到疫区去冒这个险,还得继续往上面提价……能在几天内招到这么多人,效率已经很高了。

宋雨薇说:“对了,有很多教会的神职人员也报名参加抗疫了。”

李思明眉头一扬:“有多少?”

宋雨薇说:“足有四百多,都是在上海、苏州、无锡、杭州这一带的教堂的神职人员,大多数都是老外。目前这批人集结在淮安隔离区,已经隔离了几天了,要不要让他们过去?”

欧洲的教堂自古以来就身兼多职,既是宗教场所又是学堂,同时还是收容难民、赈济灾民的机构,欧洲每次发生瘟疫或者天灾,各教堂都会被塞得满当当的。所以教会的神职人员自然也要身兼多职,熟读《圣经》是必须的,有着很好的口才也是硬性要求,不然怎么安抚民众?懂得天文、地理、数学的也大有人在,明代不少欧洲传教师就是靠着数理化知识成为大明高官的座上宾。然后还要懂得医术,不然怎么给人看病?真以为教会神职人员就只会拿点水往病人身上洒,祈祷几句便完事?这一套是行不通的。欧洲文艺复兴后,教会里可是出了不少杰出人才,霍乱弧菌就是意大利一位牧师发现的。既然有着这样的传统,每逢大灾大疫,教会肯定要冲在最前面,说好听点是慈悲为怀,说难听点……你不觉得这正是发展教众的大好时机吗?现在宿豫大疫,教会顿时就看到了机会,马上行动起来,组织了好几百人前去抗疫,只是被挡在隔离区了而已。

李思明略一沉吟,说:“让他们过来,我现在很缺人手呢!”

宋雨薇说:“那好,我这就让民兵放人。对了,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你会不会有危险?”

李思明说:“每天病倒的人还在不断增加,不过我相信增长很快就会放缓,然后减少了……第一批入院的病人已经痊愈了,转到隔离区作医学观察,再过几天就可以解除隔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