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时代的序幕1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576 字 2022-09-11

其实李思明根本就没有想着让她去执行什么任务,只是觉得大战爆发,苏北不再安全,让她和王小曼到上海租界去避一避而已。看她那兴致勃勃的样子,他暗暗头疼,看样子得叮嘱陈其美多安排点人手跟着她,免得她又像南通起义时那样抄起毛瑟手枪冲上街头跟清军拼杀啊。

战略方针已经确定了,就是抢在北洋新军主力南下之前打掉近卫新军第五镇和扭守南京的、以毅军一部改编而成的江防军,拿下济南、南京,然后再与北洋新军决战。蒋百里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北洋新军只有七个镇,能打掉近卫新军第五镇,拿下山东,对北洋集团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接下来的仗也会好打很多。再说了,让第五镇猫在山东,虎视眈眈的盯着苏北也不是个办法,能先发制人,总比被别人堵在门口暴揍强。

那么,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战役策划、敌情侦察、兵力调动、后勤准备了,这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出大事。蒋百里、蔡锷、李思明等人马上投身到计划制订之中。他们之前就秘密制订了万一南方爆发大规模起义的应对方案,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方案翻出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倒也省了很多事。

宋雨薇则回到将军府,简单地收拾一下行李,便带着王小曼上船离开淮安,直奔上海而去。

王小曼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正带着文工团在排练一部话剧呢,稀里糊涂的就给宋雨薇拉上了船。她一脸茫然的问:“雨薇姐,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宋雨薇说:“去上海。”

王小曼开心:“去上海度假吗?”马上又觉得不大像,左看右看也没看到李思明的影子,“将军他不去?”

宋雨薇说:“不是去度假,是去上海干一桩大事……我等了四年才等来这么一个机会啊!”

王小曼顿时噤声。直觉告诉她,宋雨薇要干的必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这种大事她最好不要插嘴。

轮船在十月十三日抵达上海。此时,武昌起义的消息已经扩散到全国了,上海这边也加强了防范————至少在表面上是加强了,从苏北过来的轮船都要接受严格的检查,理由是防止乱党潜入上海。宋雨薇应对这种检查的经验真的不要太丰富,只是使个眼色,随从马上就巧妙地给上船检查的清军士兵递上几块白花花的银元,拿到钱的清军士兵眉开眼笑,立马就放行了,检查能马虎到这种地步,也算是一种境界。

顺利上岸后,宋雨薇发现上海一切依然照旧,歌舞厅、酒吧、酒店依旧是歌舞升平,贩夫走卒依旧是街头巷尾的奔忙着,为了两餐一宿苦苦奔波,武汉那边数千新军起义,打得惊天动地,这等震撼整个国家权力中枢的大事,居然没有办法在这十里洋场上海滩掀起一丝波澜。报纸上倒是刊登了武昌起义的消息,也有不少人就此评头品足,指点江山,说得是唾沫四溅,但是对于上海人来说,武昌起义似乎仅仅只存在于报纸的报道上,跟他们关系不大。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等大事与自己无关的。宋雨薇和王小曼抵达陈氏公馆的时候,就看到陈其美已经召集了上海青帮众多骨干,准备干一票大事了。看到她俩到来,陈其美倒也没有觉得意外,李思明事先就打电话过来跟他说了嘛。会议结束后,他让人沏了壶茶过来,问宋雨薇:“他准备动手了吗?”

宋雨薇自然知道他所说的“他”指的是谁,点了点头:“准备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