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鏖战济宁3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588 字 2022-09-11

苏天成不免有些恼火:“娘的,这支北洋军是怎么回事?打仗的本领不怎么样,跑路倒跑得挺快,骑马都追不上!”

其实说骑马追不上有点不公平,因为这一带每个村子,每个镇子都都变成了清军的据点,兵力不一定很多,但是黑衣军骑兵想畅通无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一个村子一个村子,一个镇子一个镇子的扫荡,在这种情况下,骑兵追不上一心跑路的北洋军也不稀奇,毕竟他们是打打停停,而人家却是一门心思跑路。

马成说:“第五镇绝大多数士兵都来自山东各地的驻防营,那些驻防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抵御、围剿活跃在山东各地的响马。而响马向来行踪不定,四处流窜,在跟响马的较量中,驻防营的士兵早早就练就了一双飞毛腿,如果赏格足够高,他们甚至可以一天走上十六个小时的路,把响马的马匹活活追死。他们如果不想打,我们想追上他们可不容易。”

苏天成很纳闷:“靠一双铁脚板追死战马?这样的士兵很优秀啊,我不明白,明明拥有这么优秀的士兵,为什么列强还能屡屡以两三万的兵力横行半个中国,长驱直入攻入京城?”

马成苦笑:“兵是好兵,但是清廷不大敢用。”迎着苏天成困惑的目光,他解释:“这样的兵在山东其实不在少数,但是清廷不信任他们,害怕他们变成第二支淮军……你知道的,为了笼络、安抚住淮军不使其造反,清廷把能用的法子都用了个遍,又幸亏李鸿章想当忠臣,这才成功了,但再冒出一支类似淮军那样的部队,清廷就不一定有这样的好运气了。旗人已经不成了,想要打造一支强军,他们必须依赖汉人,但又怕汉人造反,所以干脆不用,宁可把发展国防的银子拿来作赔款赔给列强也不肯用它来多组建几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苏天成无语了。

那些北洋兵确实够能跑,但第1步兵团也不是吃素的。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军队里,“第一”这个字眼的份量是非常重的,他们能获得“第1步兵团”这一极为光荣的番号,自然有两把刷子,不然就等着其他部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上门踢场子好了。第1步兵团一大强项就是能跑,非常能跑,曾在冬训中创下过全团轻装疾行一昼夜狂奔七十余公里的纪录,这样的速度,连骑兵都自叹不如。那支北洋军在快速撤退,他们在后面紧追不放,沿途依托村镇固守的清军随手就扫了,那多如牛毛的地主武装似乎压根就无法对他们的推进速度造成任何影响。那支北洋军前脚刚退入兖州,气都没喘匀,他们后脚就出现在兖州城下了。

北洋军倒抽了一口凉气:好可怕的速度!

兖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城池并不大,但城墙其为坚固,护城河又深又长,城外更是挖了四通八达的战壕,筑起数百个土垒,拉了铁丝网,布了地雷,完全是死磕到底的气势。据守兖州的清军主力依然是不北洋军,分别是四个来自青州、潍坊等地的驻防营和两个营的八旗军,外加三千地主武装,总兵力超过七千人,城小且坚,兵力众多,这样的硬骨头历来是最难啃的。为了阻止黑衣军轻松越过护城河,清军还挖子沟渠,动用数台抽水机,从泗水抽水过来,将本来处于枯水期,水深不及腹的护城河生生灌满,经过这一番布置,兖州无疑成了一颗坚硬无比的铁核桃,想要砸开它可没那么容易。

苏天成隔着泗水河观察清军在城外的部署,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凭第1步兵团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无法拿下兖州————甚至可以说无法拿下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