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鏖战济宁7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595 字 2022-09-11

清军的炮火相当猛。跟网上流传的清军害怕汉人士兵拿着更容易操作、杀伤力更大的枪炮造反,所以禁用火器,抱着祖宗传下来的硬弓长刀不放,最后被列强摁在地上摩擦不一样,清军是一支高度火器化的部队,从入关以来便一直是。在康熙晚年的时候,清军中的火器配备就达到了惊人的八成:十名步兵里有八名是火枪手,真正拿大刀长矛的只有两个。另外,清朝也没有禁火器,像南方那些地方宗族,都有婴儿百日的时候父母到祠堂献铁的传统,手头紧的献十斤八斤,阔绰的献一百几十斤。等攒够一定数量了,由族长主持,招来工匠将这些铁打制成鸟铳土炮,用来武装宗族子弟,每逢兵灾匪灾,宗族子弟就要拿着这些鸟铳土炮登上碉楼、围子,跟来犯之敌死战了。真要禁用火器,那些私自制造火器的宗族不知道有多少人得灭族了。

被洋人一次次暴揍之后,清军也开始了乱糟糟的改革,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应该怎么改,反正就是使劲的进口洋人先进的武器装备,效仿洋人的练兵之法呗,拿着同样的家伙应该不用怕洋人了。他们进口和仿制了大批欧式枪炮,大大加强了部队的火力,当然,这被证明是没卵用的,哪怕是拿着一样的武器装备,在洋人面前,清军依旧不堪一击,简直太失败了。不过这些进口的枪炮也没浪费,打洋人不行,镇压国内农民起义还是可以的。这不,苏兰峰一口气带来了五十余门各种型号的火炮,从先进的沪式75毫米口径山炮到老掉牙的前装滑膛炮都有,密密麻麻的排开,颇为壮观。现在这些大炮对着黑衣军的阵地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大团烟焰膨胀开来,白色的硝烟冲腾,炮兵阵地跟下了大雾似的,十分壮观。炮弹冰雹似的砸在第1步兵团的阵地上,化作大大小小的闪焰,团团火光冲天而起,声声巨响让大地为之震动,这场面可真是相当的吓人。

苏兰峰看得壮怀激烈,脸红脖子粗的叫:“对,就这样打!狠狠的打!轰碎这些图谋不轨的反贼!”

炮兵们当然听不到他们大人的吼声,不过摆在他们身后的一大箱银子却是实实在在的,让他们热血沸腾,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在炮长的指挥下用最快的速度清洁炮膛、装弹、发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炮弹简直是成排射出去的,转眼间就把黑衣军的阵地给轰得满地弹坑,面目全非。

清军步兵一个个激动得不行不行的,嗷嗷叫着:“打!狠狠的打!轰死这帮狗日的!”倒不是他们跟黑衣军有多大的仇,而是……如果炮兵能给黑衣军大规模杀伤,他们打起来就省事多了,所以炮兵打得越狠就越好。

可惜,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炮兵打得很热闹,可实际效果嘛……

那简直令人落泪。

黑衣军的战壕挖得又深又阔,再加上现在天寒地冻,泥土都给冻得硬梆梆的,想要摧毁他们的工事,75毫米口径山炮是远远不够的。105毫米榴弹炮都不一定行。更绝的是,为了防备炮弹落入战壕里爆炸给士兵造成大量伤亡,第1步兵团又在战壕内侧挖了防炮洞,顶部铺了圆木,上面盖着一米多厚的沙袋,75毫米口径山炮、野战炮的炮弹打上去根本就轰不动,炮弹落入战壕里爆炸也没用,飞溅的弹片很难对躲在里面的士兵造成杀伤————除非炮弹直接落在防炮洞洞口!所以清军炮兵打得虽然热闹,却很难让第1步兵团的士兵紧张起来。

要说这炮击能起到什么效果,大概就是让第1步兵团的士兵们不耐烦了:什么鸟炮,装一发炮弹要拖这么久!为了打发时间,他们三三两两窝在防炮洞里玩起牌来,四个人扎堆的话就斗地主,两个人的话就抽王八……挨炮弹这么无聊,总得想办法给自己找点乐子的。

清军并不知道这一点,见自家炮火这么凶猛,而黑衣军始终没有任何反击,他们胆子越来越大,炮位一再往前移,都恨不得怼着黑衣军的战壕开火了。步兵也跟着向前移,毕竟谁也不愿意炮击结束后还要一口气跑上一两千米。既然对方全无还手之力,那发起冲击的距离自然是越近越好。

炮击的间隙,苏天成钻出防炮洞观察敌情,发现敌军离自己的阵地越来越近,他十分满意。他很喜欢这样的对手,送死都不带半点犹豫的,很好!

终于,倾泄了上千发炮弹之后,炮击结束了。苏兰峰亲自走到阵前,挥舞一把镶金饰银,一看就来历不凡的长剑,厉喝:“全军压上,给我杀!!!”

清军士兵齐呼:“杀!杀!!杀!!!”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握着步枪,昂首挺胸,大步向前。他们并没有一开始就发动冲锋,而是排着密集的、歪歪扭扭的横队向前走,各级军官大声呵斥着,约束着那些破坏队形的家伙,走得快的让他放慢点脚步,走得慢的则踢屁股让他快点,反正队形得整整齐齐。倒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清军的组织度真的不行,队形一乱,整支部队全乱了,必须维持好队形,否则没法指挥。